宋時江興奮地一拍面前楠木幾案,叫道:“諸文武,眾位弟兄,兩萬對戰十七八萬人馬,并攻城,宋某以為將頗費周折耳。如今不過四日,無鹽已定,取得如此戰績,某心大慰。眾弟兄皆有大功,更有奉孝與文遠,籌劃得宜,居功至偉。”
眾文武左右顧盼,俱是笑逐顏開。
張遼抱拳行禮,笑道:“主公,為主公謀劃,文遠份內事耳。”
郭嘉卻是半倚幾案,懶洋洋笑道:“主公,只是些草寇流賊耳,如此算豐功,嘉卻是羞愧難當了。”
宋時江朝兩人搖頭笑道:“你二人啊,真真謙虛。這可是十七八萬人馬啊,若無籌劃,我軍損耗必重,某心怎安?”
笑畢,宋時江正色說道:“眾位將軍,如今無鹽已下,卻有兩事擺于前,亟需我等完成。”
“其一,收編。如今我軍俘虜黃巾青壯五萬有余,黃巾老弱婦孺十萬不止,如何收編這十幾萬軍民真真是件大事耳。我等總得好生安置了才是。諸君可有策略?”宋時江朝下首詢問。
眾將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刀關勝出列喚道:“主公,黃巾降卒收編一事我等將官但聽主公調撥便是。只是其余人馬安置倒是個麻煩,卻是煩請主公與軍師籌劃了。”
宋時江點點頭,說道:“某昨夜思量,如今東平遭黃巾席卷,王族已薨,世家皆沒,百姓流徙,千里田畝荒廢敗壞。而我等手中又有如此眾多黃巾士卒與家眷,其本盡皆百姓耳。遂某欲實行‘屯田’。”
“屯田?”眾人都問了起來。
“對,屯田。”宋時江肯定的說道。
屯田一詞古來有之,秦漢時期就有此制度,即國家強制農民或士兵耕種國有土地,征收一定數額田租。西漢前元十一年,漢文帝以罪人、奴婢和招募的農民戍邊屯田,漢武帝調發大批戍卒屯田西域。但當時屯田主要集中于西、北部邊陲,主要方式為軍屯,且規模不大。當然真正發揚光大的是曹操,建安元年(196年),曹操采納棗祗、韓浩的建議,在許都附近進行屯田。屯田的土地是無主和荒蕪的土地。勞動力、耕牛、農具是鎮壓黃巾起義中擄獲的,有一部分勞動力號稱為招募其實是被迫而來的。據說當年屯田收獲谷物百萬斛,緩解了社會矛盾。“于是州郡列置田官,所在積谷,征伐四方,無運糧之勞,遂兼并群賊,克平天下”。不過,后來的這些郭嘉荀攸們就不知曉了,而宋時江吳用們知曉了也不可能說。
郭嘉撫掌大嘆:“主公,端的是好思量。如此既可安置黃巾,又可恢復荒蕪,更可收成糧草。此思慮大善,大善。”
吳用也是恍然大悟,其實也是知曉曹操這段歷史了,可是他怎么沒想到呢。
于是眾人都大叫起來:“主公英明。”
宋時江問道:“那屯田一事,何人主持為好?”
在場的三個軍師相互望了望,最后目光盡凝于荀攸身上。荀攸微微一笑,一抖寬大儒裳,出列作揖道:“主公,攸才略不若奉孝,盡心不足加亮,然既許主公以驅馳,攸愿做得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