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國士方面的損失,別說是十年了,就算是50年時間,都未必能夠恢復到現在的模樣。
不過現在后悔也已經晚了,他揉了揉太陽穴,看著眾臣道:
“眾卿,誰有對策?”
朝中,眾臣無一人言語。
尤其是眾多戰將,更是恨不得將自己的腦袋縮進脖子里。
面對這種情況,大運太子也沒有別的辦法。
大運的國士,全部都已經派出去了。
他的父皇離開大運的時候,更是帶走了兩位國士。
在這種情況之下,已經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過了許久才有人開口說道:
“太子殿下,現在的情況,朝內的情況,恐怕已經改變不了什么了。
我們現在能夠做的就是據城鎮守,節節抗擊。
不過臣相信,大乾就快要撤軍了!”
“哦?”
太子坐直了的身體。
終于有人,說了一句讓他有些振奮的話。
那大臣篤定的說道:
“此次,大乾仗著驕兵悍將,四處征伐,更是吞并了大理,大元,大魏大部分土地,乃至我大運部分土地。
這已經嚴重違背了大蟒的態度。
而且四國國主盡皆有入大蟒的資格。
雖然我大乾無法制裁大乾,但大蟒,必然不會任其為所欲為。”
這話聽上去雖然頹然了一些。
可眾人卻并沒有什么失望的表情。
相反,這一句話,仿佛激起了千層浪。
眾臣紛紛開口。
“臣附議。”
“臣以為,大乾此時現在恐怕已經要自顧不暇了。”
“臣……”
聽著這些動靜,大運太子稍微松了口氣。
“照以往的經驗,父皇最多一個月就能回來,到時候恐怕大乾就要退兵了。
諸將,可有信心抵擋?”
聽到太子的話,一員一戰戰將站出來自信道:
“太子殿下放心,大乾所在,距離我國都,還有八座大城,同時臣等已經大肆招兵。
新兵素質雖然稍微差了一些,但依舊能夠派上用場。
湊齊百萬大軍也不是什么本事。
更有整個大運兵源運輸,可以說,我大軍源源不絕。
此乃我大運之底蘊。
區區大乾,豈能在一個月內突破我大運堅城。
更何況,我大運國都與衛城相鄰。
國都擁兵三十萬,衛城恭維國都,更有大軍五十萬。
衛城不破,國都不失。
而兩城皆城高墻厚,萬無一失。”
聽到此將的話之后,太子終于徹底放松。
自接手監國之任,他從未有哪一刻,像現在一樣對大運這么自信。
雖然大運如今確實不敵大乾。
但區區一個月時間,大運怎么可能有失?
父皇回歸之日,就是大乾退兵之時。
如此想法的,不光是大運太子,大魏太子,也是同樣的想法。
雖然他們的局勢比大運更加艱難。
但至少,他還抱著一定的希望。
這也是他一直在堅守的主要原因。
不過,天色剛剛入夜。
一只身披玄甲的騎兵,在一員手持鐵槍的戰將帶領下,直奔大魏國都。
看著毫無所覺的城頭。
為首之人笑了。
“真是歌舞升平,讓人發笑。”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