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臣之見,九黎王朝,是不可能放棄進攻大蟒的,他們已經沒有退路了。
現在所做的這些,無非就是兩個可能性。
尋找新的機會,或者等待新的援軍。”
諸葛亮也點了點頭。
“確實如此,我大乾之將,給他們帶來了不小的壓力,但這并不是九黎王朝退縮的理由。
此刻若是退縮,整個九黎王朝恐怕都無法再保持之前的精銳狀態。
對于九黎王朝來說,別說是現在這種依舊勢均力敵的狀態,就算全面被壓制,他們也不可能輕易做出這樣的選擇。
此事,事關國運!”
國運!
這兩個字讓周元忍不住點了點頭。
一國之道,全部都在這兩個字之中。
諸葛亮的話還沒說完。
“九黎王朝,就算退縮,也不可能長時間保持這種狀態。
恐怕在短時間之內就會卷土重來,到了那個時候,大蟒恐怕會岌岌可危,這并不符合我們的利益。”
大乾如今的情況非常明顯。
他們需要時間來發展,在這樣的情況下。
讓大蟒太快被九黎王朝吞噬,自然是不符合大乾王朝的利益的。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他們確實已經被大蟒王朝拖下水。
當然,如果對于大某沒有想法的話。
他們大可以此時撤出戰場。
就算大蟒衰弱無比,兩國之間的戰爭也絕對不會那么輕易落下帷幕。
那樣做的后果。
無非就是大乾王朝無法將大蟒的利益全部吞進去而已。
所以,他們需要一個軍事實力受損的大蟒,同時也需要一個再也沒有能力出兵的九黎王朝。
這才是如今大乾真正想要的狀態。
到了那個時候,大乾才能夠真正掌握事情的主動權。
只要大乾整軍備戰,做好戰爭的準備,隨時都能夠對大蟒發動攻擊。
而那個時候,身在前線的那顆釘子也完全能夠發揮出足夠的作用。
進可攻,退可守。
既可以抗拒九黎王朝奪取漁翁之利。
也可以找到致命的時間點,給與大蟒王朝最致命的一擊。
賈詡在一旁,悠悠的說道:
“也許……
九黎王朝現在已經作出反應了。”
聽到他的話,幾人都愣了一下。
賈詡看了他們一眼,然后才繼續說道:
“如果,這所有的一切都只是表象呢。
如果是我的話,既然正面戰場之上已經被大乾拔掉了一顆牙齒,再拖下去,那么對于王朝的整體戰略而言,也無法占據太多的優勢。
在這種情況之下,還有一種辦法就是出其不意。”
他看著面前的地圖。
這張兩地的戰場分析圖,雖然因為距離太過遙遠,不一定特別準確。
但基本的信息情報還是有的。
他指向了其中的一條小路。
“既然正面戰場之上,很難有所建樹,那不如集中所有的優勢兵力,截斷大蟒王朝的后援。
到時候,只要九黎王朝夠狠,就能夠在短時間之內,將戰場之上的所有大蟒軍全部絞殺,徹底奠定這一場戰爭的勝利。”
劉伯溫眉毛一翹,搖了搖頭,然后失笑道:
“賈大人,你這話說的有些天真了。
大蟒王朝,就算已經傾盡全力投入到正面戰場,但連一只精銳都擋不住,又如何對得起他的數千年的底蘊。”
諸葛亮微微皺著眉頭,思考著賈詡說的話。
他們三人所擅長的領域各不相同。
劉伯溫不擅詭道,喜歡走康莊中正之道。
而賈詡……
<divclass="contentadv">卻是赫赫有名的毒士。
周元沒有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