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沒什么存在感的朝臣,才是他最巴不得的事情。
不過他也知道,圣君早就已經壓的心思摸透了。
在轄區開口之后。
一人突然站了出來。
站出來的是包拯,他怒目圓睜,用惡狠狠的目光看著賈詡。
“爾豈不知,數百萬人的性命就掌握在你的一言一語之中。
我大乾,如今已立于不敗之地。
豈能因為所謂的面子,而上大軍陷入危險的境地之中。”
說著,包拯看向周元。
“臣以為,當令大軍停止前行,按兵不動。
等待援軍到達,以大軍之力,將如今所占領的土地全部統領。
然后步步蠶食周圍大蟒之土地,以此來將利益最大化。”
包拯所說的也沒有什么問題。
這是一種最穩妥的方式。
也是很多大臣心中所想的。
所以一時間不少人都站出來應和。
賈詡所說的確實沒錯,但是這樣的方式實在是太毒了。
一個不慎就會導致數十甚至上百萬將士身死他國。
賈詡的眼神之中露出了一抹輕蔑之色。
在斷案上,他是敬佩包拯的。
可現在包拯的這些話,他卻一點也不認同。
“圣君,打仗,所要考慮的東西非常多。
唯有利益才是正確的,包大人所說的確實沒有問題,但我大乾的攻略,豈不是要前功盡棄。”
雙方各執一詞。
考慮的方向也完全不同。
周元在上方沉吟著。
過了一會兒,他看向諸葛亮。
“孔明,你的想法呢?”
論戰事,包拯是個外行,雖然說他也是個聰明人,但所給出的方式太過中庸。
而賈詡雖然是個謀士,但也只是個謀士。
他所考慮的是如何將利益最大化,卻沒有考慮任何其他的問題。
但是諸葛亮不同。
或許在謀士方面,他未必能夠比得上賈詡。
可是諸葛亮是個全才,考慮的事情自然也更加的全面。
在這樣的事情上,他自然是要考慮諸葛亮的意見的。
諸葛亮猶豫一下,然后才開口說道:
“臣以為,不能退,需進。”
一句話,就已經說明他的立場,這一次明顯是站在賈詡這邊的。
包拯等人皺著眉頭。
劉伯溫面帶微笑,始終沒有發表任何意見。
然后諸葛亮繼續開口說道:
“包大人所以說的確是沒有問題,但就如賈大人所言,如今乃我大乾立上國后的第一戰,豈能如此草草結束。
若是此刻退了,之前我大乾所做的一切努力,必然前功盡棄。
甚至可能會導致一些屬國伸出不臣之心。
唯一的問題在于,如何打。”
諸葛亮皺著眉頭。
即便是他,也不可能解決這樣的問題。
蟒圣,就算如今受到了限制頗大,但是只要還活著,那就必然是大乾的大敵。
半圣二字,就是擁有著如此可怕的震懾力。
他知道大乾朝中也是擁有一位半圣的,但是且不說半圣是否愿意離開鑄天城參戰,就算愿意,鑄天城失去了半圣的守護,又該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