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孟啟嘆氣,他的目的自然不是查趙孟關了,而是想借這事試探林老頭的態度,撬開皇城司的鐵幕,看看有沒有為己所用的可能。
可惜卻在林老頭這里碰得一頭包,其他都還好,只要話語涉及到這方面,不是顧左右而言他,便是轉身就走。
“那能怎么辦?”黃枸為主子憂愁起來。
趙孟啟一揮手,振奮起來,“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咱活人還能被尿憋死不成,林老頭這行不通,咱就找別人試試,備車,出宮。”
是的,趙孟啟昨天得到了趙官家的允可,可以出宮為新學堂選址。
“阿郎,不吃了早飯再出去么?”
“換換口味,到外面吃。”能吃野食,誰還稀罕家里的飯菜啊。
黃枸的辦事效率還是挺高的,等趙孟啟換好衣服走出殿門,一切都已經準備停當了。
一輛不起眼的馬車停在空坪上,常庚和曾八帶著六個班直做小廝打扮,身高體壯的,頗有幾分豪奴的模樣。
“卑職等拜見殿下。”
八人單膝下跪,恭謹見禮。
“不必多禮,都起來吧。”趙孟啟很是隨意的揮著手,笑得很隨和,“今日小王出行,就有勞諸位了,到了外面,別露了我的身份,就叫我…恩,就叫黃衙內吧。”
“小的們遵命,衙內請上車。”
常庚等人既興奮又忐忑,興奮的是忠王出行特意點了他們隨扈,忐忑的是萬一出點岔子全家都得遭殃。
儲君出宮,即便是微服,肯定也不會就這么點人護衛,常庚他們是殿前司的,另外暗中還有侍衛親軍司,以及皇城司的兩波人馬。
大宋的制衡思想已經深入骨髓,簡直隨處可見。
為了不那么引人注意,馬車并沒有走和寧門,而是走了同樣在北面城墻但偏東邊一點的東華門。
東華門出來,便能看到內司東庫,趙孟啟掀開車簾特意看了一眼,因為設立新學堂的錢糧到時候要到這里來支取。
然后便是登平坊,這片都是大宅子,卻大多屬于官宅,一般都是御賜給那些在臨安沒有房產的重臣居住,謝方叔的宅子便在這一片。
再往北走,挨著登平坊的便是占地寬廣的四方館,這里本是接待各國使臣的,但如今尷尬的是,大宋已經沒有幾個像樣的邦交國了,因此顯得頗為寂靜。
貼著四方館的院墻,很快來到的街道上,這條街道是侯潮門聯接御街,許多走海路的都從這里入城,所以熙熙攘攘。
馬車不動聲色匯入人群中,往御街而去,上了御街再往北走,因為這一路都是朝廷衙署,趙孟啟便低調的坐在馬車中,沒敢露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