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也就是淳祐十年十一月,因四川安撫制置大使余玠防守四川八年勞苦功高,朝廷特下令嘉獎,并晉升二級。
隨著圣旨前來的,還有一封私信,是當任宰相鄭清之寫給余玠的親筆信。
信里說,自己即將告老還鄉,只想等個高光時刻作為退身臺階,意思就是,你盡快搞點亮眼的成績出來,有了功勞老夫就能光榮下播了。
余玠是個難得的帥才,心心念念都想著收復失地,被這么一慫恿,就決定起兵北伐,先拿下漢中。
他很快便調集各路精銳部隊,由重慶出發,在巡視北部邊境的同時,督造了平梁山城。
漢中此時被蒙古升格為興元行省,但古名粱州,取名「平粱」,就是撫平粱州的意思,表達了余玠北伐的決心。
為了克制蒙古騎兵,余玠已經在四川修筑了十多座山城,因此經驗很是豐富,花了兩個月就修好了平粱城。
此時已經是次年三月,隨即他便率軍向漢中進發,首戰便在金牛道一帶擊敗了蒙古的利路元帥王進,接著又是三戰三捷,俘虜了大量敵軍。
四月,余玠抵達興元城外的中梁山,立下營寨開始攻城,同時燒毀了興元城北部的棧道,阻止蒙古援軍。
不過興元城里的蒙古守將,也并非什么泛泛之輩,乃是久經沙場的蒙古大將夾谷龍古帶,他經營興元城十余年,城防工事十分完善堅固。
同時這「假骨龍」手下有許多漢人幕僚,讓他在民政上也做得很不錯,倉庫堆得滿滿的,而且與其他大多數蒙古將領只奉行殺戮不同,這家伙學會了懷柔安靖,附近十幾個原本割據一方的土豪紛紛歸附,還有四五個宋將主動投降。
所以這興元城雖然只有五千守兵,卻實在難打,加上蜀地多山難行,余玠軍中也帶不了大型攻城器械,雖然發起許多次猛烈攻擊,還是一直無法攻克。
余玠見硬攻難以奏效,也多次使用計謀,但是都被「假骨龍」手下一個叫李唐的漢人幕僚識破,于是只好將興元城死死圍住,攻打周邊地區,也取得了一定成果,收降了好幾支蒙古漢軍,還繳獲了五百匹北地好馬進貢朝廷。
蒙古一方的都元帥土薛和鞏昌總帥汪德臣等人率軍前來救援,卻因為秦嶺中的棧道都被燒毀,被卡著過不來。
直到抓住了三名從漢中逃出的蒙軍逃兵,在他們的導引下,從陳倉道殺向漢中。
余玠得知蒙古人大軍來援,無奈下只能焚毀所有攻城器具,連夜撤退。
姜懷所部原本是駐屯建康的游擊左軍,來四川輪戊,乃是客軍,因此被余玠充作中軍,一直沒有出戰,這時便主動請命,為大家斷后,阻截蒙古騎兵追擊。
為了更好的利用地勢,姜懷將所部四千人分成三部,他自己領兩千,劉修禮和陳驍鯤各領一千,層層遲滯襲擾蒙軍,效果很不錯,大部隊安全撤離。
完成任務后,姜懷也開始撤離,派人傳信給劉修禮,讓他在一個叫做松樹平的地方接應。
結果,劉修禮悄悄干掉了信使,然后將接應地點通過崔建章,透露給了追擊中的汪德臣,于是汪德臣立刻率軍提前趕到松樹平,并在山谷設下埋伏,等姜懷進入包圍圈后,汪德臣多次勸降無果,就斷然發起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