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甌已缺總須補,為國犧牲敢惜身。”
“縞素酬家國,戈船決死生!胡笳千古恨,一片月臨城。”
一句句詩句,隨著少年熱血激昂的嘶吼,捶入士子們的心湖之中,掀起滾滾波濤。
世人之中,最理智的當屬讀書人,最易受鼓動的,同樣也是讀書人,尤其是年青讀書人。
或許有些讀書人滿口仁義,實則自私自利,也或許有些讀書人貪生怕死,叛國求榮,還或許有些讀書人偏私狹隘,無德無恥。
但是,
致君堯舜上的是讀書人,
先天下之憂而憂的是讀書人,
我以我血薦軒轅的是讀書人,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是讀書人,
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是讀書人,
負帝壯烈投海的還是讀書人,
十萬跟隨赴死者中,許許多多都是讀書人!
誰敢說,這時的大宋讀書人就全都不愿意舍身報國了呢!?
他們缺的,只是一扇門,一扇報國之門。
今日,燕王趙孟啟,將這扇門向他們敞開了!
現場的讀書人,聽著詩句,如聞晨鐘暮鼓,被當頭棒喝。
其中一名,稚嫩的臉龐漲得通紅,抬手扯下頭上方巾,狠狠摔在地上。
“我要從軍!我要殺敵報國!”
這個舉動立即掀起大片波瀾,人人爭相效仿,摘下儒冠方巾,投擲于地。
“我等七尺男兒,豈無膽無志乎!”
“人固有一死,何不為國而死!”
“我生國死我死國存,何惜一死!”
“同去!同去!”
滾滾青衫洶涌向南,朝盤門而去。
呂師夔和范文虎看著這一幕,驚駭莫名!
:<ahref="https://fd"target="_blank">https://fd</a>。手機版:<ahref="https://fd"target="_blank">https://fd</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