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完詔書,楊棟捧著呈給趙孟啟。
“官家還說,殿下旅途勞苦,休息幾日再入宮也無妨。”
我就坐個船能有什么勞苦?
老趙不想見自己?
趙孟啟微微一抬眉,“那老師以為,學生當如何?”
暫時搞不清狀況,問問先生總不會錯的。
“禮不可廢。”楊棟輕聲回答,眼含深意。
趙孟啟點點頭,“嗯,哪有兒子歸來不向老爹問安的……老師,稍后學生順帶送您回城吧。”
進宮前,還是得多摸清一些情況。
楊棟自認不會拒絕,頷首道,“也好,臣也想看看這半年來,殿下學業如何。”
說完退到一旁,順便和江萬里攀談起來。
隨即,其他官員紛紛上來恭賀問好。
“殿下文成武德,早日正位儲君乃眾望所歸,微臣衷心祝賀……”
什么文成武德?我還千秋萬載一統江湖呢。
“殿下只身犯險,平叛救災,濟萬民于水火,實在功德無量,只是殿下乃國本所系,以后可千萬莫要如此冒險了,有事臣子服起勞,微臣雖不才,亦是甘愿為殿下肝腦涂地鞠躬盡瘁……”
這家伙是既拍馬屁又表忠心,很明顯的投效之意。
“殿下文才曠古爍今,乃當世第一才子,微臣有一小女,秀外慧中、賢良淑德,年齒與殿下相仿,最是仰慕殿下,自作陋詞幾首,想求殿下指教一二……”
這也太不要臉了吧,大庭廣眾之下就推銷自家女兒。
而且還不止一個兩個,都滿臉熱切,拐著彎把自家后輩適齡女子夸出花,仿佛要搶著塞到燕王后宅中。
賣兒子的也有,“殿下一首從軍曲,振聾發聵,聞之令人熱血沸騰,犬子因此立志疆場建功,不知殿下衛軍還招人么?”
“微臣之外甥頗有勇武,滿腔殺敵報國之心,還望殿下納入麾下……”
“微臣有一族侄,年僅二十六,雖然才華遠不及殿下,但有望新科得取,到時愿入王府充一書吏……”
這一個個的,雖然方式說法有異,卻都是積極向燕王靠攏,甚至是公開站隊。
他們的官職都不算很高,卻也不低,大多是各部郎中員外郎,雖然只有六七品,可已經算是朝廷的中層了。
正因為不上不下,所以更有上進心和危機感,進一步能成為大佬,退一步就基本終結了政治生命。
此時多半是察風觀色后,十分看好燕王的前景,于是迫切想投靠過來,為自己的仕途鋪路。
雖然很看不起這種行為,不過趙孟啟也不會傻到無緣無故得罪人,只能忍著膩歪,打著哈哈笑臉回應。
好不容易打發完一群官員,外面還有幾萬百姓在招手歡呼呢。
怎么說人家也是來迎接自己的,不去打個招呼就太不像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