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棟臉上一黯,知道燕王說得是事實,卻還是覺得很刺耳,忍不住轉開這個話題。
“既然殿下知道他們不是服輸,那您認為他們會如何行事?”
趙孟啟皺著眉思考了一會,想了王安石變法,想了范仲淹的慶歷新政,想了韓侂胄的開禧北伐,想了端平入洛,還想到了后來賈似道的公田法和丁家洲之敗,腦海中有了朦朧的概念。
隨后便緩緩道,“鄭莊克段?借刀殺人?挑破離間?捧殺?”
楊棟既驚且喜,“具體什么計謀,都有可能,總結來說,等殿下犯錯,使殿下失寵,送殿下上戰場,只要能忍得住,他們遲早能找到殿下的破綻。”
趙孟啟深以為然,“那如此說來,眼下他們認為的機會就是,一,官家又有了一個兒子,還是親兒子,二,蒙古人在醞釀一場大戰,三,我做的事出現大問題。”
“可能還有更多,比如盡早讓殿下成為太子,甚至攝政!到時候,他們可以主動要求經界,到地方瞎搞,引起民間憤懣,最后把罪名丟給殿下……總之,他們手段多得是,殿下接下來走的每一步,都要萬分小心,特別是官家的關系,一定要謹慎處理。”
楊棟這話里沒說的是,趙孟啟如果真的直接涉足朝政,那就極容易和老趙產生矛盾,畢竟一山難容二虎。
趙孟啟略作深思,“老師,那您覺得,父皇現在有易儲之心么?”
“大概是沒有的。”楊棟搖搖頭,組織了一下措辭,“別看官家總愛做糊涂事,其實他心里清楚得很,即便感情上,他想讓小皇子繼位,但理智上,他絕對不會,除非他能等到小皇子成年,否則主少國疑,只會害了小皇子和大宋,何況殿下雖非官家親生,但血脈相差不大,更重要的是,殿下展現出來的能力,所以臣覺得,官家如今擔心的只是殿下,有沒有容人之心。”
理智?
萬一老趙失去理智了呢?
萬一枕邊風把他吹暈了呢?
萬一小家伙很會討他歡心呢?
都說小兒子大孫子,老爺子的命根子,這玩意可沒啥理智可言。
趙孟啟忍不住心中嘀咕,“老師的意思是說,父皇其實是在試探我?”
“按規矩,這封詔書還是太過潦草,本來也該由宰執一級來向殿下宣詔的,但最后還是落在臣肩頭,說明官家也看出了諸臣的用意,而他心里,還是比較相信殿下的。”
楊棟說得謹慎,趙孟啟仔細一想,也有點道理,老趙就是喜歡和稀泥。
“那,老師,學生是不是果斷拒絕太子之位,甚至把成婚之事也一并推了,好給父皇一點安全感?”
聽趙孟啟說得這么直白,楊棟也是哭笑不得,“大致就是這樣吧,臣的建議是,維持現狀,保持與朝堂的距離,經界之事,不求急,穩步而行,其它國政,能不觸及,就暫且不碰,繼續韜光養晦。”
“好吧,反正我也沒打算從朝堂上著手,嘿嘿,話說那些人現在故意縱容我,那豈非我要玩什么,都不會有掣肘,對吧?”
趙孟啟的笑容顯得有些賤兮兮的。
楊棟心中莫名有些慌,不知道自己這個學生又打算玩什么花樣,“殿下,咱說好的,要謹慎!”
“恩恩,謹慎!”
嘴上應付著,趙孟啟心里卻盤算起了小九九。
:<ahref="https://fd"target="_blank">https://fd</a>。手機版:<ahref="https://fd"target="_blank">https://fd</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