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孟啟看著這個小女娃,恍惚間像是看到了‘初見’時的趙菫。
他慢慢蹲了下來,柔聲笑道,“你好,我叫趙孟啟,你叫什么名字呢。”
小女娃眼神閃過一絲黯淡,擺了擺頭。
趙菫卻開口了,“四哥,她不會說話,別人都喊她大丫,她是這里最大的女娃了。”
啞巴?
趙孟啟一愣,隨即似乎明白了什么。
宋代的城郭居民,特別是中下戶人家,通常都是‘不重生男,生女則愛護如捧璧擎珠’,因此棄嬰中女娃較少,而領養者也比較喜歡女兒。
所以這慈幼局里看不到幾個五歲以上的女娃,這大丫看起來相貌并不丑,多半是因為啞巴才沒人愿意領養。
哎,這就是現實吧……
趙孟啟無奈,隨即看著大丫身上的衣服感覺有些怪異,忍不住伸手抓著衣角摸了摸。
很薄,里面卻套了四五件,都是單衣,長短大小不一,顯得很亂,感覺都是別人的衣服一般。
趙孟啟皺了皺眉,卻沒想多,只以為是百姓捐贈的,也就是所謂的百家衣了。
從他進來時孩子們的表現來看,平時也有不少做善事的人來這里,所以才不感到稀奇,但他們這份冷淡也讓趙孟啟覺得奇怪。
按理說,有人來探望他們,多少會送上一些吃用錢物,這難道不是該高興的事么?
現在也顧不得多想,趙孟啟便打算讓人把物資卸下來,發到小娃子們的手上。
恰好在這時,有一頭拉車的牛搖著尾巴,排出一大坨熱烘烘的牛糞。
牛糞剛落地,一個男娃子拎著一個簸箕奔了過去,直接用手把牛屎迅速弄進簸箕,然后飛速跑向院子深處的房屋。
什么鬼?難不成這頭牛拉的是金子?
就算牛糞可以做燃料,那也得干了才行啊,這么急吼吼的,難道是趁熱!?
趙孟啟一頭霧水,給耿直丟個了眼神,跟上去看看。
他這時候其實已經隱隱察覺不對勁了,因為他看出所有孩子滿是凍瘡的臉上,還有蠟黃之色。
按規定,朝廷給每個小兒的月支錢兩貫,米一斗,即便不算善心人的捐助,也足夠每個孩子吃飽了。
趙孟啟的臉色漸漸黑了下來,也暫停了卸物資的打算,讓隨行的幾個郎中先給院中這些孩子看診。
在趙菫的溝通協調下,小娃子們配合著郎中,去到一間大屋中檢查身體。
耿直沒過多久便倒了回來,臉色也很不好看,“殿下,我…我不知道該怎么說,還是您親自看看吧。”
趙孟啟帶著人,跟著耿直,繞過好幾處房屋,來到一排顯得比較低矮的房子。
通常來說,這樣的地方都是用來堆放雜物柴草的。
在門外,就已經到了許多嬰兒的哭聲,卻仿佛都是有氣無力一般。
低著頭進了屋子,等眼睛適應了昏暗的光線后,趙孟啟被眼前的一切震驚了。
房子里是打通的,一條用土磚壘成的大通鋪,寬五尺,長三四丈,上面擠滿了大大小小的孩子,全部都在瑟瑟發抖,他們身上胡亂堆著一些破爛的被褥,似乎主要是靠彼此的體溫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