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起來,喀尼頌面對釋利訶梨時就鎮定了許多。
別管心里怕不怕,起碼表面上看不出慌亂。
好歹是個神棍,心理素質還是比較過硬的。
也可能是,他自認為自己的問題太過嚴重,壓根就不奢望釋利訶梨會放過他。
求饒沒用的情況下,又何必低聲下氣讓人輕賤呢?
所謂驢死不倒架,主打一個強撐體面。
他其實本來就是國王阇耶的人,只不過一直隱藏得很好。
然后阇耶又授意他向釋利訶梨靠攏,演了一出無間道。
濕婆節那天,釋利訶梨指使摩柯貴和喀尼頌等人給錢隆他們找麻煩,準備等錢隆陷入困境后再出面解圍。
以此博取宋使的感激及信任,繼而能更深入交流,爭取宋朝的支持。
只不過阇耶玩得更陰,授意喀尼頌順水推舟干脆弄死宋使。
如果目的達成,首先保脫禿花肯定是要擔責的。
其次,明面上喀尼頌是釋利訶梨的人,等恰當時機,把釋利訶梨指使行兇的證據拿出來,背鍋俠也就有了。
等事后,宋朝即便再憤怒,也懷疑不到他阇耶頭上,畢竟他最寵愛的兒子蘇利耶也陪同宋使一起遇難。
到了那時,阇耶背靠宋朝,高舉大義滅親的旗幟,名正言順合理合法的鏟除掉兩大心腹之患.bμν
這一石二鳥之計,簡直不要太完美……
奈何釋利訶梨反應快,還對不明就里的大主祭連唬帶勸,弄到教旨,愣是最后關頭挽回了局面。
內中彎彎繞實在太多,也難怪錢隆等人覺得霧里看花,始終沒確定幕后黑手是誰。
當然,釋利訶梨在發覺事態脫離計劃的時候,就明白了其中貓膩。
也出于滅口的想法,他連審問都懶得搞,直接把罪責推到摩柯貴和喀尼頌四人頭上,準備都殺了以搪塞錢隆。
四人也是走了狗屎運,臨刑前一個夜晚居然生出大變故,撿回了一條命。
在釋利訶梨料想中,宋朝使團多半是葬身暴亂了。
苦主都沒了,也就不是很有必要殺這四人。
而且眼下這四人,對釋利訶梨有更大的用處,其中以喀尼頌最為關鍵。
此刻釋利訶梨望著站在面前一臉淡然的喀尼頌,奚落道,「膽子不小嘛,居然敢拿某家當猴耍!?」
喀尼頌聳聳肩,「形勢所迫,不得不為啊,可惜最終還是被你翻盤了。」
「挺硬氣的,真的一點都不怕死!?」釋利訶梨語氣森然,殺意暴漲。
喀尼頌小腿微顫,連忙收攝心神,故作豁達道,「事情到了這個地步,怕又有什么用,不就是一條命么,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嘖嘖,真是英雄氣概啊。」
釋利訶梨雙眼一瞇,目光壓成刀刃,在喀尼頌身上刮來刮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