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在畢文的蠱惑下,阇耶以為自己會是黃雀。
所以他的計劃是駐軍在距離國都六十里外,坐觀釋利訶梨與保脫禿花殺個你死我活。
眼看著時機成熟可以漁翁得利了,卻沒想到陰謀襲身令他暴斃而亡,黃雀變死鳥。
如此一來,以阇耶為核心的權貴集團就陷入群龍無首之中,不得不延遲出兵計劃。
盡管大主祭等人緊急補救,臨時擁立摩柯貴為新世子,也還是耽擱了一天。
于是在次日晨輝初現時,便全軍開拔,并且是全速急行軍,打算在午后就能抵近距佛誓城十里。
說來,這支軍隊是阇耶的兩萬嫡系‘禁軍’,外加一萬六千邊軍組成,算是占城的精銳部隊了。
正常情況下,每日行軍可達四十里,再增加十里行程也不算是什么大問題。
尤其是預見到勝利唾手可得,外加頒布厚賞為激勵,將士們士氣飽滿,行進速度得到了顯著提升。
行軍途中,有哨探持續將佛誓城的軍情傳回。
得知釋軍趁夜襲城,順利攻奪了西門的消息后,軍中高層既驚又喜,越發覺得自己去撿大便宜的,當即通報全軍。
所有將士都暢想著,這次平叛肯定是輕輕松松,幾乎不費吹灰之力便能獲取豐厚的軍功賞賜,腳下又加快了幾分。
剛到中午,占王軍的前鋒部隊就離佛誓城僅有二十里了。
作為前鋒統軍的褚古摩達意氣風發,正考慮著是否干脆一鼓作氣殺入佛誓城。
但就在這時,哨探突然傳回急報,在佛誓城附近遭遇到宋軍斥候探馬!
并且宋軍斥候十分強勢,對占軍哨探進行驅趕,奪取了佛誓城周邊區域的管控權。
占軍哨探在不知道宋軍是敵是友,又沒有得到明確命令的情況下,不敢強硬對抗,只能被迫撤退避讓,所以雙方尚未發生實質性交戰。
這個新軍情仿佛當頭一棒,將褚古摩達打得眼冒金星,腦瓜子嗡嗡作響。
琢磨了良久,他依舊想不通宋軍怎么會出現在占城,又有著什么樣的目的。
隨即,他一邊派人飛馬向大主祭和摩柯貴稟報,一邊加派更多哨探繼續嘗試偵查。
沒過多久,中軍發來命令,讓褚古摩達停止前進,并且不得輕舉妄動。
褚古摩達無奈,命麾下部隊原地扎營待命,自己則奔回中軍議事。
中軍內的十幾個高層人員討論半晌,大多數人都認為在搞清楚情況之前,最好就是先按兵不動。
然后占王軍主力部隊便在距離佛誓城三十里的地方安營扎寨,等待進一步的消息。
盡管宋軍斥候在佛誓城周邊實行控制,但除了港口區域外,其他地方很難做到嚴密封鎖。
而且宋軍斥候的手段只是驅離,而不是絞殺,所以總有些占軍哨探能鉆到空子,避開宋軍視野繼續進行偵查。
何況作為本地人,哨探把衣服一換就成了普通百姓,完全就是防不勝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