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外之意就是有沒有獲得信任。
大主祭認真思索了一會,緩緩開口道,“雖然我對畢先生還不是很了解,但能得先主青睞,已足夠說明先生之為人,先前是我還不明事由,因此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希望先生海涵,先生請坐。”
“大主祭對在下有所猜疑也是人之常情,所以在下并無怨言,誤會嘛,解開就好。”
畢文大大方方地坐到了椅子上。
隨后大主祭與喀尼頌也各自坐下,帳中一團和氣起來。
接著大主祭拿起桌案上的一疊情報晃了晃,“看過這些,又經畢先生解說,我對目前局勢也算有了大概認知,只是具體該如何應對還難以決斷,不知畢先生可有見教?”
畢文卻攤手道,“在下此來,主要就是說明情況以免你們誤判,至于接下來要怎么辦,在下還是不摻和為好,畢竟先主已逝,在下并無資格多嘴,更兼身負嫌疑未盡銷……”
其實,大主祭對畢文也還說不上信任,看似請教,多少卻帶著試探之意。
畢文這么一婉拒,反倒令大主祭感覺是自己有點多心了。
“誒,先生何出此言,先主都能信重任用你,我又如何會不信先生,眼下關鍵時刻,正要借先生之大才做出正確決策,還請先生能看在先主的份上,不吝賜教。”
“這個……”畢文似有為難,猶豫良久后緩緩說道,“到底該何去何從,還是得看你們自己怎么選,如果愿意接受五王子繼位的話,那便很簡單,直接派人與五王子談就好了,五王子本就沒什么根基,只要能夠坐穩王位,應該會設法滿足你們的要求,前提是占城以后不能違逆宋國。”
“如果你們堅持由大王子繼位的話,那就更為麻煩一些,因為這就必須先獲得宋國的支持,到時候要付出的代價肯定更大得多……”
“當然,你們也可以北退另立朝廷,等宋軍撤離后再圖恢復正統,不過以在下獲知的消息,宋軍在短期內是不打算離開的,時間長了,恐怕局勢只會對你們愈發不利。”
“不管你們怎么選,只要用得上在下的地方,在下都會盡我所能貢獻自己的力量……”
畢文只做利弊分析,在如何選擇上卻沒表現出什么傾向,一副局外人的態度,明晃晃地避嫌。
如此一來,大主祭對他的防備又少了一些,言辭更加懇切,“感謝畢先生的金玉良言,各種厲害分析得都很透徹,讓我少了許多迷茫,至于最后該如何抉擇,我還需細細思考,然后再與大家商議商議……”
畢文無所謂地聳聳肩,還是置身事外的態度,“一切都由你們自己決定,在下靜候結果便是。”
大主祭點點頭,“畢先生奔波一夜,想必也是疲乏了,就先請在營中歇息,稍后遇到難題恐怕還需勞煩你。”
話音剛落,喀尼頌就殷切道,“就由我來負責安置吧,以免怠慢了先生。”
大主祭以為喀尼頌有意監視畢文,于是順勢答應下來,“那就交給你了,一定要讓先生賓至如歸。”
又掰扯了幾句后,畢文就隨喀尼頌出了中軍大帳。
:<ahref="https://fd"target="_blank">https://fd</a>。手機版:<ahref="https://fd"target="_blank">https://fd</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