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有不少婆羅門高層較為傾向于暫時北退,因為宗教圣地還在北方,神棍在那里自然會有更多話事權,到了內部利益爭奪時能夠更有優勢。
不過這種傾向并不是很強烈,更大程度上還是要看大主祭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總之呢,又是爭論了半天,眾口紛說的,難以統一意見。
其實大主祭一開始就預料會是這樣,所以一直沉默不語,情緒也沒受什么影響。
最后等爭吵聲稍微小一點的時候,他才向在座所有人示意自己有話說。
“你們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誰也不能說服誰,再討論下去也只是浪費時間……其實不管做什么決定都好,大家共同進退,再壞也壞不到哪里,最忌諱的就是人心不齊,那就什么都干不成……”
隨即,太宰格拉布納接口道,“大主祭說的是正理,這么吵下去也不是個辦法,我看不如由大主祭來為大家拿個主意吧。”
大主祭嘆了口氣,“先主既去,如今不得不由我來暫主大局,但自家人知自家事,我自覺難以勝任,而且我從來也不是獨斷專行之人,所以也不好隨便拿這個主意……”
稍微頓了頓,他又繼續說道,“不過呢,喀尼頌向我提過一個建議,我考慮過后覺得也算是個辦法……”
然后他讓喀尼頌把建議復述了一遍,眾人聽完都陷入思索。
接著大主祭表示,“從事實上來說,宋軍臨城已經卡住了咱們占城的脖子,甚至某種程度上決定了占城的命運,所以我認為很有必要搞清楚宋人的真實想法和目的。”
太宰若有所悟,感覺這個建議施行起來可以有利于文臣一派,于是出言贊同。
“確實如此啊,不管咱們最后怎么做,先摸清宋人的意圖總是好的。”
見己方‘大哥’贊成后,其他文臣不管有沒有想明白里面的道道,都紛紛附和支持。
婆羅門的神棍們就更不必說了,自然是支持大主祭的提議。
至于武將們,或許感覺到有些不對勁,卻又一時想不透其中關鍵,于是就沒有出聲反對,等于就是默許了。
因此大主祭結語道,“既然都沒意見,那就這么辦了,出使宋營的人選嘛……就讓喀尼頌去吧,褚古摩達你幫他安排一隊護衛,盡量找些老實又機靈的,到了宋人那邊,萬萬不可惹出事端……”
褚古摩達有點傻眼,老實又機靈?有這樣的?
不過他心中揣著更大的困惑,所以沒糾結這細枝末節的小事。
諸事議定,眾人散去,因為要商量出使事項,所以褚古摩達和喀尼頌一起走的。
出了大帳一段距離后,褚古摩達壓不住心頭郁悶,向喀尼頌埋怨道,“宋人都提兵入侵了,明擺著就不會有什么好心思,哪還用得著去摸啊!”
喀尼頌尷尬一笑,接著假作不解,“接觸一下也沒什么吧,就算將軍擁護大王子,不也得爭取到宋人支持么?”
褚古摩達臉上憤然,“你這話就不對了,我大占的國事憑什么要看宋人臉色,要我說,宋軍就是樣子貨,根本沒什么好怕的,直接干翻他們就是,何必委曲求全?”
喀尼頌瞟了瞟周圍,然后壓低聲音,“將軍有所不知,大主祭倒未必是真的怕了宋軍,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