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以少擊多,并形成半包圍,首先要做到的是步調一致緊密協同。
趙孟啟一部所在這個位置,屬于戰象群的側后方,此時是在等待各部友軍就位。
通過望遠鏡,趙孟啟對其余九個預設出擊地點一一查看。
有賴參謀團的用心謀劃和精確計算,其余各部都基本運動到了預定位置,正等待攻擊命令。
趙孟啟放下望遠鏡,“發信號吧。”
伍瓊領命,點燃準備好的焰火筒引線。
嗤嗤作響的火星,飛速啃噬著引線,很快到了盡頭。
砰的一聲,白煙升騰之中躥出一顆耀眼奪目的紅色光球,并嘯叫著直沖九霄,預示著戰斗開啟。
隨即,以六騎一組,共五十組的三百騎排成一條橫線,從山丘后冒出。
“進攻!有我無敵!”趙孟啟一聲喝令。
并且,他領著一組騎兵,率先向西南邊撲去,間隔一段距離后是第二組,然后第三組,第四組……
有序而進的隊伍,斜斜插向敵軍側后,仿佛一條珍珠項鏈,最前端是一顆無比醒目的火紅珍珠。
同時殺向戰場的,還有另外九根一樣的‘珍珠項鏈’,幾乎便是彼此首尾相連,形成一張疏而不漏的巨網。
并且,這張網的東西兩端逐漸向南拉伸,使得整張網從微微彎曲向半圓發展,顯然是要將敵方整個后軍都兜入網中。
敵軍不聾不瞎,從焰火升空時,就發現了敵情,并停止行進,然后調轉方向開始結陣。
這種應對自然不算錯,畢竟敵情是在三四里之外,正常情況下是有充裕時間完成結陣的。
更何況,戰象陣列無懼敵人沖擊,完全可以等敵情明了之后,在做出針對性反應。
當后軍將領發現是大量騎兵以線形長陣來進攻時,雖然十分驚訝,卻仍能保持冷靜,因為他對自家象軍有足夠自信。
的確,由于機動性差距,象兵對騎兵是處于被動劣勢,但那也只是對小規模對抗而言。
此時近兩千頭戰象,組成堅實的陣列之后,可以說就是一座大山,完全不用怕被潮水沖刷。
說來,騎兵若是進入沖鋒姿態,那三四里路都用不了兩分鐘,象軍也就沒時間完成結陣。
只不過趙孟啟的戰術并非以突襲打對方措手不及,而且也不怕象軍結陣,甚至希望象軍陣列越密集越好。
所以他非但以半速控馬,而且還是斜行接近。
如此一來,等他快進入到戰斗距離時,象軍陣列大致成型。
相距還有兩百五十步,還是普通步弓的射程外,更遠遠超出騎弓射程,同樣也超出象兵的弓箭射程。
但趙孟啟用的不是騎弓,而是一張兩石重弓,弓力比當初刺殺他的那個神射手所用的還要強。
這也就意味著,他可以提前輸出!
只見他雙腿控馬,以左手持弓,右手從箭筒中同時夾出三支黑翎箭。
搭箭,開弓,松弦,一氣呵成,三道黑色流星齊頭飛出。
對面的象兵望見他這一番動作,不由呆愣住了。
這人怕不是個傻子吧,還隔著這么遠就亂射了,簡直就是缺心眼!
也不用射中,只要能挨到陣前,老子就立刻吃屎,吃象屎!
這賭咒發誓的象兵才轉了一下念頭,就感覺到殺氣臨身。
隨即,便感到一股勁風從臉頰擦過,留下火辣辣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