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之間,象軍箭雨已是盡數落下,戰果寥寥無幾。
而宋軍的箭矢也落入象軍陣中,又是造成數百殺傷,尤其是射翻了兩百多戰象馭手。
此時,趙
孟啟已經沖入四十步距離內了。
他左手掏出一根火折子,并挑掉蓋子,讓內中火星迎風燃亮。
他右手的千牛刀已經回鞘,換成一顆長柄手雷。
拿手雷柄端陶蓋往鞍橋上一磕,露出引線頭,再湊到火折子上,引線點燃。
握著開始冒煙的手雷,趙孟啟計算著距離,越過三十步線后,奮力甩出。
緊隨其后,整個戰場上便有近三千枚手雷陸續投向象軍大陣。
凡是投擲完手雷的騎兵,立刻就拉扯著韁繩,開始控馬轉向。
就在騎兵們拐彎的同時,第一枚手雷炸響了。
接著,便是連綿不絕的爆炸聲,在象軍大陣的東西北三個方向邊緣炸響,還有一團團的火焰,刺目奪魄。
大象天性怕火,這是無法克服的致命弱點,加上震天撼地的爆炸聲,足以讓大象發狂。
而且處在邊緣的戰象中,有數百頭失去了馭手的約束,再受到手雷破片的傷害,更是徹底陷入瘋狂。
瘋狂中的戰象驚鳴著,慌亂甩動長鼻,開始不受控制的亂竄,只為了遠離發生爆炸的方向。
大陣中部的戰象同樣受到驚嚇,可馭手還來不及安撫,就看見邊緣的戰象橫沖直撞回來。
僅僅兩三個呼吸,幾乎所有戰象都失去了控制,彼此相撞踐踏,攪得大陣天翻地覆。
一時間不知道有多少象兵及馭手從象背上跌落下來,然后被巨大的象蹄踩成肉餅。
有幸沒成為肉餅的,也可能被尖銳的象牙竄成肉串。
或者,被長長的象鼻卷起,然后狠狠甩出,砸在地上摔得粉身碎骨。
戰象不愧是威力強大的武器,受控時,沖鋒陷陣所向無敵,帶給敵軍毀滅性打擊。
可失控的時候,這種毀滅性的威力對己方同樣恐怖,無從阻止。
僅僅幾分鐘,原本雄壯威武的象軍大陣就變成了慘不忍睹的人間地獄。
到了這個時候,所有騎兵都往回退到了四五百步外的安全距離上。
趙孟啟等人便勒住馬,緩緩停下后,扭頭回望。
只見原本軍陣所在煙塵滾滾,哄亂喧天,彌漫著死亡和血腥。
一如炸窩的馬蜂,象群胡奔亂竄,逐漸朝周圍擴散而去,四面八方都有。
見此,趙孟啟心頭一緊,踩鐙立起,仔細而迅速地掃視了一圈。
初步估計,往東北西三面跑的,可能有兩三百。
至于往南邊的,則由于視野被遮擋,看不到情況。
不過按理來說應該是最多的,畢竟動物也懂得趨利避害。
南邊是唯一沒有發生爆炸的方向,肯定是象群逃跑的首選。
趙孟啟松了口氣,還好,總算不是最糟糕的情況,應該還在可控范圍。
隨即他便把目前情況放在心中權衡,挑選最佳應對方案。
如果說宋軍騎兵是一張網兜,那么狂暴亂竄的戰象便是掙扎的魚。
暴走中的戰象有著驚人的沖擊力,若僅僅是被動攔截,那很可能會是網破魚逃。
稍后還需要這些戰象辦大事,多一頭就多一份力量,自然不能允許有漏網之魚。
考慮好后,趙孟啟也是當機立斷,「耿直,傳令,執行第四號預案!」琇書網
「喏!」
耿直從鞍后取出銅號,吹響特定節奏,將命令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