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22.一個普普通通的夜班
制藥跟看病可不一樣,一款藥物的研發可沒那么簡單。
藥物研發從無到有到最后上市的流程,主要包含兩大塊:
1.臨床前研究,包含藥物靶點的確認、化合物的合成、活性化合物的篩選,還有評估藥物的藥理作用,安全性與毒性,藥物的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泄情況,還要進行制劑的開發。
2.臨床研究,包含臨床i期、臨床ii期、臨床iii期。
每年能夠通過全部3期臨床評價而上市的新藥越來越少,一切順利的話平均下來一個新藥要花費好幾億美金。
小的制藥公司怎么可能有這么大的資金。
不過一旦藥物成功上市,那么回報也是驚人的。業界有個詞叫“重磅炸彈”,指的是年銷售10億美元以上的藥物。
一個極端的例子是輝瑞已經過了專利保護的降血脂藥物立普妥,2010年的全球銷售額是101.33億美元。
高風還是有自知之明的,就是依靠系統,自己一個人也不可能完成一款藥物的研發。
等以后有自己的團隊再說吧。
李主任仔細看了看金葡菌肺炎患者的胸部ct,“你這沒啥大問題了啊,改成口服的再吃幾天就行了。現在都可以辦出院了。”
患者家屬又是一陣感謝的話語,還非要請科室人出去吃個飯,李主任擺了擺手,哪有時間去吃飯啊,他現在下了班只想回家。
這是高風在省醫的第一個夜班,下午五點半他準時來到了科室。大家一塊查了查房,臨走的時候胡嘉然跑過來祝他好運。
剛到7點,護士就喊他了,“高醫生,你去看看56床吧,病人這會說有一點胸悶。”
高風拎著聽診器就來了56床,56床是一名39歲的中年女性,左肺占位,考慮肺癌,今天中午剛做了支氣管鏡。
從下午病人就覺得有點不舒服,家屬也感覺病人出氣聲音有點粗,這會感覺稍微有點胸悶。
護士已經為患者吸上了氧氣,氧飽和度還可以,說明機體缺氧不是很明顯。測量的血壓、血糖也在正常范圍內。
“來,你坐直,我聽聽。”高風拿出了聽診器。
聽診下來發現患者左肺呼吸音消失,右肺呼吸音清晰。
這很明顯不對勁,患者左肺這個占位直徑不到2公分,不至于聽不到呼吸音啊。
聯想到患者今天剛做了支氣管鏡檢查,進行的有活檢、盲檢,該不會是氣胸吧?
“高醫生診斷正確。技能點加0.5”系統的聲音響了起來。
“真小氣。”高風發現當再次診斷以往掌握的疾病時,技能點的獲取很少,有時候甚至沒有。
“伱這是發生氣胸了!”高風跟病人和家屬解釋,“接下來需要進行胸腔閉式引流,把氣體引流出來。”
病人有些緊張,家屬有些焦慮,“問題嚴重嗎?”
“先治療一下看看,應該是問題不大。”高風安慰道,讓病人坐輪椅去拍一個急診胸片,同時給二線大夫打電話。
“氣胸?確定嗎?”二線大夫很快就到了。呼吸科4層病房樓只有一個二線大夫,這個二線醫生是其他樓層的,高風不認識他。
“你是高風吧?”二線醫生很熱情的跟他交談,“我叫祁興磊,待會胸穿你自己可以不?我還得去心內科會診。”
祁興磊是沈主任組下面的大夫,他聽李會珍說過高風,原話是“能力很強,比我強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