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開鉗子好,夾!”
重復了幾次,高風停了下來,標本量肯定夠了。
“需要做rose不?”一個人在門口問道,高風記得他姓陳,是為了開展rose,沈主任專門從病理科弄到氣管鏡室的。
“做一個吧。”高風覺得也不差這點時間。
大約10分鐘左右,陳大夫便給了一個結果,“非小細胞癌,應該是個鱗。”
這跟高風判斷的一樣,有rose的驗證,這個病人肺癌的確認幾乎已經達到了99%,剩下的等病理結果就行了。他輕松之余不免為這個病人感到遺憾,從胸部ct和氣管鏡下的表現來看,患者已經處于晚期了,失去了手術的機會。
想想以后還要跟家屬說這個,高風有點頭痛,雖然已經接觸了不少腫瘤晚期的患者,但他仍有些不習慣。
“這么快就結束了啊?”洗消間的護士特意跑過來問了一聲。
“對,高醫生做的又快又好。”搭臺的護士應了一聲,“我去讓下一個病人準備。”
高風脫下手套準備撤呢,有人喊住了他。
馬立德主任算是呼吸科的老人了,在氣管鏡操作上浸淫了不少年,自我覺得水平還可以,除了潘主任,硬鏡方面就屬他了。
他這會兒很是著急,2天前一個腫瘤侵犯大氣道的病人托人找到了他,病人由于氣道梗阻的原因,胸悶的特別厲害。綜合評估后馬立德決定給病人做一下鏡下治療,同時再置入硅酮支架。
前面做的挺順利的,他用硬鏡把腫瘤組織鏟除了不少,出血量也不算多,正高興呢,結果在置入硅酮支架這點遇到了麻煩。
“老是彈不出去,要么就是位置不行。”馬立德跟高風說道,“調整了好幾次了,還是不行。”他給德國學習的梁叢越聯系了一下,對方建議他找高風看看。
馬立德有點懷疑,不過現在死馬當活馬醫,正巧高風就在氣管鏡室呢,他趕緊跑了過來。
高風看了一眼液晶面板,不得不說,腫瘤的鏟切做的挺漂亮的,梗阻解除后,患者的生命體征也挺好,所以雖然支架遲遲放不進去,但大家的情緒都很穩定。
除了麻醉師.
“不是,我說大哥們,行不行啊?”帶著小花帽的麻醉師一臉的愁容,“都多久了,一直這樣也不是個辦法啊。”
“時間太長,一會蘇醒困難怎么辦啊?”
“好飯不怕晚!我提議先讓病人恢復恢復,咱們過2天再做唄!”
沒有人鳥他。
“我來試試啊。”高風麻利的戴上了手套。
“這個支架的口徑太小了,換一個吧。”他拿手比劃了一下。
“剛才用的大一點的,彈不出來。”馬主任說道。
“沒事的,這里縫一針,然后送的位置深一點,調整角度的時候再用鉗子往回拉一點就行了。”高風說道。
馬主任不再吭聲了,高風說的他有點搞不懂。
“現在壓進去嗎??”搭臺的支架材料商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