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高?”
“870!這還不到1年呢。”
《自然》期刊曾經報導過在所有已出版的文章中,只有1次引用的論文,已經在前55.8%中。被引用次數達10次以上時,該文章已經是全球被引用次數中排名前24%;當超過100次引用時,論文引用數就來到最高的1.8%。當然,不同學科的平均引用數差異極大。
“不是,這樣的牛人哪里冒出來的?”一個操著江淮口音的醫生表示了不解,“中南省那邊經濟很一般吧,為什么不來我們這邊啊?”
“不是,兄弟,你這話我就不愛聽了!照你的話來說就是窮的地方不配有牛人是吧?”有人表示了不滿。
“事實不就是這樣嗎?我們樹州待遇比那邊強好幾個檔次的!”
“你嘚瑟什么?你們那連個機場都沒有。”一個來自雨南的醫生精準的擊中了樹州人的痛點。
“就是,一個破地級市,連省會都不是!”
“你們說什么呢!”來自樹州的醫生大怒,“你們知不知道我們樹州是省里面最富裕的城市,上有天堂,下有樹杭,小學語文沒學過嗎?”
“而且,機場這個問題以后肯定也會解決,說不定我們哪天就把有錫市給兼并了!”
“你在想屁吃呢。”一旁正好有個有錫市人民醫院的醫生。
“謝謝主持人的介紹。”高風打開了精心準備的課件,“今天我向大家匯報一下硬鏡下氣管支架的置入的小技巧,有什么不足的地方請大家多多指教。”
“首先是開孔技術在氣道y形硅酮支架中的應用,我發現臨床中很多情況下存在y形硅酮支架置入困難的情況,y型支架由于其不規則的情況,彈出后不容易.”
“但是通過開孔技術,我們可以很大程度上解決這個難題,下面是我曾做過的一例病例,大家看.”
“我好像看過這個視頻啊!”下面有醫生小聲議論了起來,“臥槽,原來這個也是人家首創的!”
“這人腦子是什么做的,真想拿出來看看。”
“接下來是硬鏡下氬氣切割的個人經驗。”高風第一次在這么多專家大咖前講課,感受到眾人審視的目光,心里還是挺興奮的。
“最后再分享一例ecmo支持下氣道狹窄的快速開通及硅酮支架置入。”
“這年輕人也太優秀了。”第一排就坐的王院士忍不住說了一句,“我像他這個年紀的時候可沒有這么出彩。”
“那個貝伐珠單抗注射液的首仿也是他做的?”
“對,據說臨床試驗很順利,明年上市的可能性非常大。“弟子伍善因小聲說道,“人家早就是億萬富翁了,他手里面還有個單克隆抗體催化底物的授權,據說每年的收入是按億計算的。”
王院士愣了,這個情況是他之前不知道的。本來老爺子之前還存著把高風收入麾下的想法呢,這下念頭徹底熄火了,年輕人風頭正盛,還達到了財富自由,這樣的人物恐怕不甘居于人下啊。
“好了,有沒有哪位老師要提問啊?”主持人問道。
唰的一下,下面至少20多號人舉起了手。“看來大家對高風教授的授課大有收獲啊!”主持人笑了,他隨即點了一位。
“高教授,我主要是想問一下y型硅酮支架開孔距離的問題,我之前就看過這個視頻,心里面對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