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219.太君,千真萬確啊!
與其讓趙興業派過來個人,還不如讓齊楠楠來呢,這個工作又沒有什么技術含量。
而且這個事胡嘉然跟高風匯報過了,后者覺得可以,在高風心中,小胖妮是自己人,適當有所照顧是應該的。
咱又不缺那三瓜兩棗的,胡嘉然開心就好。
得知消息的趙興業有點不太高興,胡嘉然那邊他現在能插手進去的好像不多,這讓他感覺很沒有存在感。
李友良勸他不要生氣,“你管他呢,只要那邊能做出成績,能給公司創造利益,他愛怎么折騰就怎么折騰。”
“要是做不出來成果,不用你說,他自己都不敢這樣了。”
機場那邊的實驗室馬上就要交付了,配套的項目也已經走完了審批手續,現在就等著評估后開工呢。
趙興業這些日子三天兩頭的往工地跑,生怕出了什么問題,好在事情進展的都比較順利。
高風這幾天忙壞了,胡嘉然那邊的實驗室進度是他沒有預料到的。
也太快點了點。
其實這完全是他的認知誤區,一般來說,一個新藥從發現到最終上市平均需要12-15年,而其中的主要時間是花在了臨床研究階段。
臨床前研究的發現階段一般為3-6年,有較強的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cadd)團隊的支持的話這個周期可以縮短到1-2年。
臨床研究階段就是視情況而定了,不過順利的話也需要5-8年。
當然也有相對比較快的,比如奧西替尼,阿斯利康2009年立項了這個計劃,2011年首次合成了奧希替尼,2012年確定其為候選藥物,之后的2013年3月開始一期臨床試驗,2015年11月被fda批準,一路開掛一樣的迅速。
但這也花費了6年多的時間,而其中從研發到確立候選藥物,這一步就耗費了3年半的時間。
而現在高風打算的是1年內完成這個流程,要是其他內行人得知他的想法,估計能被整破防。
“你小子可真能吹!”
研發存在巨大困難的原因是研究人員不知道自己該怎么做。
往簡單的說,一款新藥的研發流程應該是這樣的:選擇疾病→基因功能相關靶位→候選化合物候選藥物→原材料藥物制劑→藥效及機制藥代動力學→安全性評價毒代動力學→i-iii臨床→注冊上市→上市后iv期臨床。
前期的時候,每一步都是不確定性的,誰也不知道能得出什么結果,只能慢慢往前摸索、求證,這個過程是非常煎熬的。
但高風的團隊明顯就跳過了這個過程,已經有人把每一階段的目標給大家清晰的指了出來,伱只需要往這個方向靠攏,努力得出正確的結果即可。
這就相當于解方程式一樣,答案已經給你了,自己去解決中間的證明過程就行了。
其實信華制藥的代永輝已經注意到了這種不太正常的情況,但受限于胡嘉然的保密措施,他只是其中很小的一環,無法得知其中的詳情。
系統空間中高風正愁眉苦臉。
“實驗方式錯誤,您得出的結果較正確值存在偏差。”
“硫化時溫度控制欠佳,實驗失敗!”
“流程錯誤!”
“.”
“錯誤!”
算了,今天就到這吧,高風長舒了一口氣退出了系統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