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是不是讓人感覺很可怕,事實上它就是這么可怕。
術中知曉并非罕見,心臟、急診創傷、產科、支氣管鏡檢等手術病人術中知曉的發生率更高些。
其中70%可歸因于麻醉技術,比如麻醉過淺、患者對麻醉藥的耐量較大、儀器設備方面的原因。
不過,得益于高風高超的氣管鏡操作技術,周梓琪并沒有很壞的體驗,這是她的幸運之處。
“現在還不知道具體的結果。”高風說道,“等病理結果出來,真有什么我一定對你如實相告。”
“這可是你說的啊,到時候請一定不要隱瞞我。”周梓琪鄭重的說道。
高風點了點頭,現在年輕人的文化素養都很高,隱瞞病情較過去難度大了很多,有什么不懂的,只要上網查一下總能明白個大概。
三天以后,家屬拿到了病理報告。李尋急匆匆的來找到了高風,臉上的表情有點氣急敗壞。
“怎么了?”
高風看了報告也是有點懵,病理報告上白紙黑字寫著的結論是:“無法診斷。“
“太不像話了!“李尋禁不住叫了起來。無法診斷一般都是因為活檢取樣不足,使得可供病理切片的樣本太小,而周梓琪的樣本可是蠶豆那么大的一整塊腫物!
東西小你可以這么說,我的這么大,你憑什么說無法診斷?看不到嗎?
高風帶著李尋一起去病理科,找到了出報告的病理醫生,高風想親眼看一下病理切片,要不然實在沒法接受“無法診斷“的結果。
“您是高風教授吧?”病理科丁主任跑了過來,“歡迎您蒞臨指導病理科工作。”
丁主任頭發都白了,一口一個您的,高風很不適應,趕忙彎腰客套了幾句,他在面對老同志的時候很注意這塊。
了解到事情的原委,丁主任決定親自上陣。
“不是我吹,我們科室還就我水平最高。”
“那是,畢竟經驗水平在這放著呢。”高風笑道。丁主任只是本科學歷,能當上科主任靠的就是爐火純青的病理診斷水平,跟其他年齡偏大的主任不同,他特別熱衷于新技術的引進,省醫的病理科水平在華中地區都有很大的名氣。
病理科是一個特殊的科室,每一個技術高超的病理科醫師都是一位“可怕”的判官,他們給出的診斷決定了這位患者的生死,會對1個乃至數個家庭的未來造成巨大的影響。
病理診斷的這種權威性決定了它在所有診斷手段中的核心作用,因此病理診斷的質量不僅對相關科室甚至對醫院整體的醫療質量構成極大的影響。
李尋剛才就聽到了一個病理科醫生用很輕松的語氣說:這是個鱗癌,這讓初入臨床的他多少有點不適。
但這好像才是病理科的正常工作狀態,病理科醫生沒法對患者共情,他們要是對每一個身患癌癥的病人都感同身受,那上幾年班后肯定都要瘋掉。
幾人圍著同步顯微鏡坐下來,擺上切片。樣本確實很大,切片蓋滿了整張玻璃片。丁主任一個接一個視野的移動著切片,信心十足的做著講解。“你看,這都是些纖維組織,幾乎沒有細胞成分,肯定沒有腫瘤,更不可能是惡性腫瘤。“
實物擺在眼前,沒什么可爭辯的。高風雖然只是病理剛入門,也看得出來顯微鏡下見不到一點兒惡性病變的形態學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