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案病例肯定不行,你需要繼續搜集病例,20-30例就可以。”高風幾乎是手把手的教董茜茜了,“標準為僅以反復發作胸悶為唯一臨床表現,無喘息,發作時無哮鳴音,但存在氣道高反應性或可逆性氣流受限,予支氣管擴張劑和吸入糖皮質激素治療有效。”
“噢。”他的話引起了董茜茜的重視,既往有類似發作史,這是個很重要的線索。
“嗯,其實發在自然上也是勉強夠格的。”卡修斯·貝洛教授道。
“如果作者是您,那肯定可以!但這位高風教授只能算是小有名氣,自然恐怕夠嗆。”助手熟練的將一記馬屁送出。
“如果患者以胸悶為唯一或主要表現,無喘息,但具有氣道高反應性和典型的哮喘病理改變,對抗哮喘治療有效,排除其他引起胸悶的原因后可以診斷為特殊類型哮喘——胸悶變異性哮喘。”
“之前好像有過一次這樣的情況,那時候是感冒了。”一旁的男人說道,他是付潔的弟弟,也是萌萌的爸爸。
高風此時跟董茜茜商議胸悶變異性哮喘定義這個事。
患者小名萌萌,小女孩,今年6歲,以胸悶3天為主訴就診。
“這能行嗎?”董茜茜很不自信,對于命名一個疾病這么高端大氣上檔次的事,她感覺自己不配。
徐英輝是沈主任的一個下級大夫,平時見過幾面,而王澤家、馬慧蘭并不是高風他們這個樓層的大夫,他對兩人并沒有什么印象。
“chesttightnessvariantasthma(胸悶變異性哮喘?)”
這個時候,高風正好過來了。
“先做一個支氣管激發實驗吧。”他示意董茜茜給萌萌小盆友開個肺功能檢查的單子,“如果是陽性,那就是哮喘無疑了。”
“沒有,昨天我特意去她家里聽了聽,沒什么特殊的發現,當時氧飽和度也可以,97%,心率也不快,就是呼吸有點急促。”付潔回想道。
“小孩子發病的時候,心肺聽診有什么異常嗎?”她問道。
“你好。”高風上前跟她握了握手,看到對方帥氣的臉龐,馬慧蘭激動的臉都紅了。
2.胸悶發作時肺部聽診無哮鳴音;
3.胸部x線無明顯器質性改變;
4.支氣管激發試驗陽性;
5.抗哮喘治療有效;
6.排除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神經系統、肌肉及精神因素等疾病引起的胸悶。”
你見過有誰剛上班不到一年就連發自然、自然醫學、藥物科學趨勢三篇重量級文章的嗎?你見過哪個住院醫師異想天開進行仿制藥開發的嗎?關鍵是還成功了!
還有那個細節不為眾人所知的催化底物,據說對方從其中賺取了數千萬的財富。
呦嘿,有點新東西啊,亞當.戴維斯很興奮,最近老是看到一些沙比文章,他的眼睛都快要瞎了。
董茜茜拿著聽診器比劃了半天,沒有任何收獲。
在沈主任眼里,高風現在就是省醫呼吸科的牌面,鮑院士既然很正式的發了邀請函,那當然要派牌面出馬了。
好漢不吃眼前虧,他猶豫了一下,還是走上前去,“高老師好,我是王澤家。”
自然醫學的亞當.戴維斯很快便注意到了通訊作者為高風的來稿,他對后者設置了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