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張宇爸爸以前是個很佛性的人,做什么事都慢吞吞的,但自從兒子確診白血病后他就變了,變得暴躁、急切,還經常發脾氣。
所謂免疫分型檢查,就是采用流式細胞學方法,對患者的骨髓或外周血樣本,通過多種特異性抗體檢測白血病細胞特征性抗原表達模式,進而識別白血病細胞的來源并確定其獨特的表型。
“貧血比較明顯。”王文豪匯報道,“看著是個大細胞性貧血。”
“孩子要是沒了,我們就沒有未來了。”張宇爸爸沉默了一會兒說道。
“這是巨幼細胞性貧血吧,也就是一般性貧血啊,哪是什么白血病。”丁主任仔細瞅了一眼,“你們也來看看。”
所以這就產生了巨大的問題:醫院的誤診率居高不下。
“是一個發熱的病人。”王文豪說道,“孩子的家長跟陳主任是老鄉。”
3天前張宇出現了發熱的情況,伴有明顯的咳嗽、咳黃痰,其父親這個時候想起了自己的老鄉陳主任,打電話沒打通,便直接帶孩子過來了。
大細胞性貧血:大細胞性貧血是指平均紅細胞體積超過正常水平上限(>100fl),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為32%-35%的貧血的總稱,常見的有巨幼細胞貧血、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等;
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是由于合成血紅蛋白的原料不足,導致紅細胞體積變小、中央淡染區擴大的一種貧血。其紅細胞平均體積<80fl,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32%,包括缺鐵性貧血、鐵粒幼細胞貧血等。
“沒什么意思,我就是覺得他這個白血病的診斷我們是不是再確認一下。”
他看起來最多不超過18歲,正值活力四射的年紀,但看起來病懨懨的,面色很是憔悴,還戴了頂黑帽子。
“39了。”
張宇爸爸聽到這個消息后直接全身一軟從椅子上摔了下來,腦袋還被扶手狠狠的掛了一下,鮮血直流,王文豪趕忙拿兜里面的紗布塊給他按壓住。
“先找個地方讓孩子躺那吧,我看他挺難受的。”高風說道。
“我開車快,今天下午咱們就能返程。”李正示意他上車,“舉手之勞,我正好去那邊辦點事,順道。”
張宇的檢驗報告單上明確的寫著:m2a型白血病。
據統計美國的住院誤診率是35%左右,而英國的住院誤診率是40%左右。中國的住院誤診率在30%左右.
醫療資源的緊張和經濟水平低下也會導致誤診率的升高。
“張宇爸爸,是這樣的,我對孩子白血病的診斷有點異議,你能不能回去.”高風的話還沒說完,張宇爸爸便噌的一聲站了起來。
護士給測了一下體溫39.8c,王文豪給其開了一個胸部ct檢查,提示左下肺炎癥,范圍還挺大,建議其住院治療。
“發熱多久了啊?這個病人看起來精神狀態很差啊。”高風說道。
王文豪急忙打開電腦把ct影像給調了出來。
這種手段在明確白血病類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治療后療效檢測中也有重要臨床價值。
“有這個必要性嗎?”王文豪脫口而出。
“我就怕片子借回來,咱們這病理科一看,還是說白血病。”王文豪很是擔憂,“恐怕這一下子他整個人就垮了。”
真的是這樣嗎?高風懷疑道,如果是病情得到了控制,那為什么患者的一般狀況更差了?這有點說不通啊。
借片子的過程還是很順利的,張宇爸爸只是出示了戶口本和身份證,市中心醫院病理科的醫生便麻利的把原始的骨髓片打包給了他。
“是啊!”一個頭發花白的醫生直搖頭,“誰報的白血病啊,這不是胡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