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李大爺這個病例,他有長期的抽煙史,影像學上顯示有肺氣腫,肺功能下降,起病的癥狀主要為喘息,很符合慢性支氣管炎的發病表現。
所以,很多醫生就不會再往下深入的探索。
這是不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呢?
答案明顯是否定的。
往下深究對病人是否有利呢?肯定是有利的,但這就意味著花費更多的精力,消耗更多的金錢。
這對一般人來講也是無法接受的。
就像發熱、流涕、乏力,大多數人都是感冒,吃點藥就好了。但也有部分人并發了心肌炎,他甚至會趁你不注意翹辮子。
但如果每個人來的時候都排除心肌炎,那花費就有點大了。
本身病人對目前醫療上的花費都頗為意見,醫生的工作也不好干,只能說雙方都不容易吧。
回到家,高風開始構思第三篇文章:原發瘤和轉移瘤的基因組和轉錄組進化。
該研究使用成對的全外顯子組和rna測序數據,調查了多個非小細胞肺癌腫瘤的腫瘤內轉錄組學多樣性。
對代表原發性和轉移性疾病的947個腫瘤區域以及96個與腫瘤相鄰的正常組織樣本的分析表明轉錄組是表型變異的主要來源。
高風還結合了多種統計學方法,利用基因組和轉錄組變量,將轉移播種潛力與原發腫瘤區域內突變和增殖增加的進化背景聯系起來。
這些結果應該能突出了基因組和轉錄組在影響ith、肺癌進化和轉移方面的相互作用。
目前由于具體的數據還沒有被完整的統計出來,最終的結果還無法昭示。
熊華信這邊已經忙瘋了,全外顯子組和rna測序數據太過繁瑣了,而且深入統計后發現,以前的部分數據還是錯誤的。
這就意味著有近20%的數據需要被重新錄入,這可是個不小的工作量。
“半個月,半個月必須要完成。”熊華信說道。
“半個月不現實,你不知道,這不是重新錄入的事。”師哥很是發愁,“測序的數據還要跟腫瘤區域相匹配,我覺得至少需要一個月的時間。”
“三班倒能縮短時間嗎?”
“三班倒?”熊華信師哥愣了一下,“什么意思?”
“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我們可以把人分成3組。”熊華信說道,“每人帶一組,充分的把時間和實驗室利用起來。”
那這就需要更多的人手,師哥摸著下巴想到。
但這對他們來說并不是難事,其一:經費很充足,其二:這年頭三條腿的蛤蟆難找,兩條腿的科研民工滿大街都是。
很多人還都想到鮑院士的實驗室里面鍍鍍金呢,正好是兩全其美。
——
z大藥學實驗室,下午
“下雪了!”一個南方來的職工突然興奮的叫了起來。
旁邊的王亮被嚇了一跳,手里面的滴管移液器差點被扔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