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進來的病人是一個16歲的高中生,在母親的陪同下就診。
他是反復高熱4天,之前在省醫呼吸內科門診就診過,當時測了流感抗原檢測,確診為甲流。
吃上奧司他韋膠囊后,體溫慢慢的降了下來,但今天突然出現了雙腿的疼痛且無法正常行走。
這可嚇壞了孩子的父母,便趕緊帶著患者過來了。
<divclass="contentadv">“高主任,她一個甲流怎么會出現腿痛呢?”孩子母親很是納悶,“現在走路都困難!”
高風仔細看了一下患者,精神狀態還可以,查體并未發現明顯的異常,只是當腿部肌肉受到擠壓時,患者訴疼痛。
詢問了一下,患者平時身體素質還可以,近期除了患上甲流,并沒有特別的地方。
從疾病的一元論來講,高風考慮患者的癥狀應該還是甲流引起的。
“查個肌酶吧。”他建議道,患者很可能是甲流引起的骨骼肌損傷。患者母親趕緊帶著孩子去抽血了。
2個多小時后結果出來了,ck(肌酸激酶)大于1000iu/l,肌紅蛋白1103ng/ml,患者最終診斷為:橫紋肌溶解癥。
橫紋肌溶解癥是由于肌肉損傷引起橫紋肌破壞和崩解,導致包括肌酸激酶、肌紅蛋白、醛縮酶、乳酸脫氫酶及電解質等肌細胞內的成分進入細胞外液及血循環的一組臨床綜合征。
該病包括臨床無癥狀的肌酸激酶升高及危及生命的肌酸激酶極度升高、電解質紊亂和急性腎損傷等。
得知診斷后,患者母親很是擔心。高風趕緊安慰了幾句,讓她現在就去辦理住院。
這種情況,門診治療肯定是不現實的,萬一病情出現變化,很容易出現生命危險。
事實上,患者的病情還是比較重的,他在入院后雙腿疼痛的癥狀果真出現了加重的情況,實驗室檢查還發現腎功能也出現了損傷。
但由于就診的比較及時,在經過帕拉米韋抗流感病毒、補液、糾正電解質紊亂等治療,患者雙腿疼痛逐漸減輕,逐漸恢復正常走路,最終順利出院。
z大實驗室
這些天實驗室里面的進度飛快,高風一些“不經意”的引導,大大加快了試驗的進程。
胡嘉然還在迷迷糊糊呢,底下的人已經提到了動物實驗。
“動物實驗?”
“對啊。”岳鵬輝說道,“最近合成的底物很穩定,跟咱們設想的基本一致,我覺得可以進入到動物實驗這一項了。”
“可是反義技術大家好像還沒吃透吧?”旁邊的魯博士有點疑慮,在他看來,直接進入到動物實驗著實是有點冒進了。
反義寡脫氧核苷酸所具有的高度靶特異性讓參與的人員很是吃驚,大家還在緊鑼密度驗證其原理,魯博士認為應該先把技術吃透再往下推進。
“技術要吃透,但試驗進度也不能停滯。”胡嘉然知道老板對這個藥物研發的迫切性。
“這樣吧,你挑一組人繼續在反義技術這塊上深入挖掘,剩下的人還是按照原先的計劃往前推進。”他很快便做了決定。
動物實驗的對象還是我們的老朋友:小白鼠。
這些毛茸茸可愛的小動物天生的命運好像就是很悲慘,由于便宜,無論什么實驗,它們都是被第一個想到。
除非是真不適合,要不然逃脫不開實驗對象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