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呦,有高人!
說話的是一位姓張的主任,注意到高風的目光,他連忙擺了擺手。
“高教授,您繼續說,我就光知道個名字。”
“能知道個名字也是了不起的。”高風夸獎了一句。
張主任的臉上忍不住露出了笑容,像一個受到表揚的小學生,一時間場面略微有點違和。
右室雙腔心亦稱雙腔右心室,是由一條或數條異常肌束跨過右室腔,將右室分隔為流入部分的高壓腔和流出部分的低壓腔,并引起血流梗阻的一種先天性心臟病,也有人稱之為右室異常肌束或右室異常肌束性狹窄。
右室雙腔心發病率較低。本病占先天性心臟病的1%~1.5%,可以說是臨床上相當少見的一種先天性心臟病。
“流出道有梗阻是不能用三尖瓣反流去估測肺動脈壓的,所以這個肺動脈高壓是假象。”
“患者的雜音是在胸骨左緣第三、四肋間收縮期雜音,這個雜音就是血流從高壓腔經兩腔狹窄的肌束交通處進入低壓腔的雜音。”
“當然室間隔損的雜音也是在這個位置,但肺動脈瓣狹窄的雜音是在胸骨左緣第二肋間,動脈導管未閉的雜音是也是在胸骨左緣第二肋間,而且是雙相雜音,收縮期及舒張期均有。”
高風這么一說,大家豁然明朗,馬主任有些坐不住了,立馬打電話喊來了一個超聲科的主任。
后者拿著超聲探頭嘖嘖稱奇的看了半天。
“哎呀,這個太少見了。”他說道,“我上班這么多年了,就見過5次,加上這一例。”
“你們水平也太差了。”馬主任抱怨道,“上次來都沒看出來!”
“這個本身就不好看好吧。”彩超室的這位主任辯解道,再說了,出床旁的都是需要成長的年輕人,很多東西他們沒見過,還需要學習。
怎么學習?當然是從病人身上。
很多病人都喜歡找老醫生看病就是這樣的原因,老大夫經驗多,見多識廣,誤診、漏診率低。
有人就說了,那只讓老大夫看病不就完了?這樣皆大歡喜。
能說出這樣的話,指定是沒長腦子。
老大夫的經驗、見識哪里來的?
那還不是從年輕醫生做起,一步一步從患者身上學習來的。
這些老家伙們早晚是要掛掉的,年輕的醫生不能盡快成長起來,那以后哪里來的經驗豐富的大夫?
總不能去地下找老大夫們看病吧?
還有人說了,其實可以這樣,先讓年輕醫生看,然后再讓老醫生看一遍,這樣既可以.又可以.
想法很好,但不現實。
就現在這個吊樣,醫生們都忙不過來了。
還雙崗?你丫想多了。
這個老太太的雙腔右心室當高壓腔和低壓腔壓力階差超過了5.3kpa,這意味著她需要接受外科手術治療。
家屬們很是猶豫,因為手術的風險還是比較大的。
成了自然皆大歡喜,但如果出現風險,那無疑讓人很難接受。
不過這是家屬該焦慮的事情了,主管大夫總算是舒了一口氣,不管怎么說,病因算是搞清楚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