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小子應該是被嚇傻了,在那強裝鎮定呢。”他說道,“不過的確是讓他裝到了。”
位主任搖了搖頭,他覺得馬主任說的好像有點道理。
這條視頻傳播的速度很快,很多在支氣管鏡上有造詣的專家也看到了。
某微信群
大家正對此議論紛紛,絕大部人都認為是運氣成分居多,病人的運氣好,操作者的運氣更好。
但也有人覺得,操作者是真有幾把刷子。
“你聽聽,人家的聲音自始至終都不帶變過的,冷靜的很。”
“對啊,這種人要么是有真本事,要么就是個馬大哈。”
操作者的身份很快也被扒了出來,看到高風名字的那一刻,群里安靜了30秒。
“艸,原來是他啊。”
“高教授的水平真是沒法說。”
“我說聲音怎么那么熟悉呢,原來是這位大神。”
高風在國內醫學界的名聲可能還不算大,但在支氣管鏡這個領域絕不只能說是剛嶄露頭角,知道他的人可太多了。
“感覺跟開了掛一樣。”一個知名的教授在群里面說道,“一點視野都沒有,這往哪里堵啊?”
“是啊,出血是很突然的事情,他是怎么判斷的出血部位呢?”有人納悶道。
就是高風在這里恐怕也解答不上來,他只是在系統空間內提前模擬了兩遍,這個可沒法往外說啊。
——
“高風,你獲獎了。”鮑院士打來了電話。
“獲獎了?”高風愣了一下,沒人跟他說啊,再說這個時候好像也不是什么大獎評選的階段。
“國家技術發明2等獎。”鮑院士語氣有點興奮,“名單馬上過段時間就要發布了,有個朋友專門給我打的電話。”
“老鮑啊,你走狗屎運了。”老朋友當時有點羨慕的對他說道,“收了個這么厲害的弟子。”
“不就是一個二等獎嘛,我又不是沒得過。”鮑院士云淡風輕的說道,可掛了電話立馬屁顛屁顛的給高風打起來了電話。
“要我說就該直接給個一等獎的。”他語氣略有遺憾的說道,“你那個貝伐珠單抗、三代靶向藥還有car-t治療的阿基侖賽注射液,哪個說出去也配得上這個二等獎啊。”
“伱就吃虧在太年輕了。”
“哪能這么說,主要還是成就不太夠。”高風笑著說了一句,他心里很是高興,這可是五大國獎之一,即便是二等獎,那也是多少人打破頭也得不到的。
不過鮑院士說的也是實情,評選的時候各位評委還是很頭疼的。
貝伐珠單抗、三代靶向藥還有car-t治療的阿基侖賽注射液這三個哪個拿出來都是夠格的,特別是三代靶向藥還有car-t治療的阿基侖賽注射液,此外還有一個針對脊髓性肌萎縮癥的諾西那生鈉注射液。
“我看直接給個一等獎算了。”有評委說道,“這么多成就,不給說不過去。”
“這不合適吧。”一個評委脫口而出,“你瞧他才多大,太離譜了。”
“是啊,現在給一等獎,以后哪里還有進步的空間。”旁邊有人附和道,“二等獎是最合適的。”
“這怎么還提到年齡了。”有評委看不過去了,“我覺得年輕反而是加分項。”
大部分評委都是一臉的復雜,真尼瑪是離譜他媽給離譜開門——離譜到家了。
“現在的年輕人真是猛。”一個院士說道,“要是跟他比,我那些東西都有一點拿不出手。”
他是因為發現骨細胞線粒體轉移可以調節骨細胞網絡的代謝能量平衡獲得的國獎,現在看看高風紙面上寫的東西,稍微覺得有點臉紅。
“不能這么說。”身邊有人笑呵呵的說道,“咱那個時候條件太艱難了,跟現在沒法比。”
“這樣吧,先評個二等獎。”管事的領導想了一下說道,“就寫這個諾西那生鈉注射液。”
作為華國第一款“孤兒藥”,諾西那生鈉注射液引起的關注度非常高,時不時就能掀起一個小熱度,連上面的大領導都知道這個藥。
“這說明我國的醫藥發展速度迅速。”管事的領導說道,“評個二等獎還是很合理的。”
“不過最好還是跟這個高風溝通一下,年輕人嘛,喜歡爭第一。”領導繼續說道,“可不要因為不是一等獎就心生怨憤。”
“他畢竟太年輕了嘛,等以后年紀大了,有東西在這擺著呢,過幾年一等獎也不是不能給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