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交友不慎啊。”鮑院士嘆了口氣,“其實也不是什么大事,都不值得伱特意跑一趟。”
經過熊華信的敘述,高風總算是理清了整件事的脈絡。
這個斯托揚·拉斯是英國癌癥研究院的教授,鮑院士與其在5年前出國訪問時結識。
“之前做過很多交流。”鮑院士提起這個一臉的郁悶,“我一直覺得這個人還不錯,有能力。”
上周斯托揚·拉斯特意從英國過來找他敘舊,鮑院士當時感覺很高興,可后來才發現對方的意圖。
“我之前跟他說過,有一個新奇的發現。”
鮑院士帶領的團隊一直致力于肺癌方面相關的研究,這兩年他把工作的重心放在了程序性死亡受體-1上。
這是一種分布在細胞表面的蛋白質,是重要的免疫抑制分子。
1992年,日本教授本庶佑偶然發現,在t細胞的細胞膜表面,有一種能引起t細胞凋亡的蛋白質,取名為pd-1(程序性死亡受體-1)。
2000年,科學家們在人體其他組織細胞的細胞膜上,發現了可以與pd-1結合的蛋白質,取名為pd-l1(程序性死亡受體配體-1)。
2002年,科學家發現許多腫瘤細胞的表面存在pd-l1,也能與t細胞上的pd-1結合,使其能躲過免疫系統的攻擊。
鮑院士覺得這是一個新的方向,如果能有所發現,不僅是對肺癌,甚至大部分的腫瘤的治療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
這兩年他有不少想法,這些東西在信中他跟托揚·拉斯說了一些,然后后者就上心了。
“人家這次就是沖著這個來的。”熊華信說道,“老師當時也是沒有想太多。”
鮑院士高看了英國癌癥研究院的教授的修養,并為此付出了代價。
托揚·拉斯回去就在國內大肆宣揚自己發現了腫瘤治療的新方向,并把鮑院士的部分研究成果據為己有。
鮑院士年紀大了,知道這個消息后非常生氣,他立即聯系了對方。
對方表示跟他不熟,這些都是自己殫精竭慮做出來的,讓他不要碰瓷。
“作為偉大的英國癌癥研究院教授,我能發現這些東西很合理。”托揚·拉斯無恥的說道,“請你以后不要再來打擾我的研究。”
這下給老頭氣的,當天晚上就感冒了,拖了幾天,成心肌炎了。
一時不慎,導致整個團隊2年的心血都白費了,鮑院士主要是卡到這緩不過來。
“其實也沒什么好難過的。”高風說道,“我看了,這些東西也不是什么重要的成果。”
鮑院士
你不會說話可以不說的熊華信心想。
“雖說不是什么大的成果,但心里就是不舒服。”這邊沒有外人,鮑院士也不裝了。
“我一想起來這個英國鬼子可能沿著我的思路做出來什么成果,我就胸口痛。”
托揚·拉斯雖然素質低下,但人家可是英國癌癥研究院的教授,水平在那放著呢,鮑院士的擔憂很有可能成為現實。
“要不你帶著我們也做這個吧。”離開病房后熊華信對高風說道,“你肯定行。”
高風點了點頭,他正有此意,說什么也不能讓這個托揚·拉斯得逞。
“老鮑這次可算是看走了眼啊。”有人說道,語氣很是幸災樂禍。
“也是活該。”旁邊一人附和道,“那個英國鬼子名聲一直不好,他也不查查。”
“你這人心眼也壞,就不知道提醒老鮑一句。”
“我閑的啊。”這人樂呵呵的說道,“老鮑年紀也大了,這一病說不定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