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安排吧。
但因為主任新來,還是要按正規流程來吧,全科準備了術前討論。
不討論不知道,一討論的時候嚇一跳,大家一致認可股骨遠端外側板,這位仁兄說上內側板,大家苦口婆心再次勸解。
內側板可能面臨鋼板不匹配,內側肌肉豐厚,操作更難等等!
“你們懂還是我懂?國外的技術你們知道嗎?”仁兄大手一揮,力排眾議,就定了內側板。
然后事情就悲劇了,上臺的時候,高年資紛紛說忙,沒有上臺,只有管床的低年資和另外一位剛大學畢業入職的小萌新!
上臺前就擔心出事,越擔心越出事。
仁兄第一刀切口不夠長,然后就一延長,內側半月板直接切斷,他邊切邊說:這什么東西?
“好像是內側半月板.”管床醫生眼淚都要流出來了。
然而并沒用,已經切斷了。
“沒事,一會兒縫一下。”仁兄很冷靜的說道。
就這樣整臺手術充滿了戲劇性,鋼板不匹配,用外側板反面做內側用,鋼板螺釘不居中,遠端髁間用空心釘,全部可以用手擰,不用打孔!
術后電透,做了比不做還差.
就這樣,一個月出了4次醫療糾紛.
下面的醫生紛紛要求跑路,搞的秦院長很是下不來臺,后來那幾年除了已經證明過自己能力的大咖,醫院里面再也沒引進過海歸博士。
醫教部也痛定思痛,規定引進的臨床高端人才必須要有半年的試用期,外科醫生更是要求必須做幾次公開手術。
高風和張主任、李友良趕到的時候,手術室里面已經站了不少人,外面的觀察間更是人滿為患。
好在這間手術室當初建造的時候就考慮到了目前的需求,總體的視野還可以。
“知道醫院里面給人家開了什么樣的待遇嗎?”一個主任小聲說道。
“什么待遇?”大家都很好奇。
“年薪60萬?”
“哼,一年200萬的基本工資,獎金另算!”這位主任的話語無疑是有種平地起驚雷的意味。
“啊!”
“艸,真特么外來的和尚會念經啊!”
“我倒要看看這人是不是三頭六臂!”一個主任語氣有點沖。
“那是脊柱外科的王主任,可是個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主。”張主任輕聲對高風說道,“不過人家水平的確很高。”
說話間手術前的準備工作就已經做好了,患者是一位36歲的中年男性。他因腰椎間盤壓迫神經導致慢性疼痛,并且活動受限。
“那個就是亞德里恩博士。”張主任指著主刀醫生說道,高風仔細看了一下,對方身材高大,眼睛是棕色的。
“嗯他看起來不怎么熟練的樣子。”高風下意識的說了一句。
“什么?”張主任愣了一下。
“哦,沒什么,可能是配合的人員不熟悉吧。”高風隨口說道,他剛看到亞德里恩博士接過搭臺護士手中器械的時候眼中露出了一絲遲疑。
這點就很奇怪。
按道理這樣的公開手術事前應該是做過精心的準備的,主刀醫生應該對術中的流程成竹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