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米爾切斯特愣了一下。
“對,你的水平肯定要超出我。”麥克菲爾教授把手中的鏡子遞給他,“快點吧,瑪麗堅持不住了。”
他么的,這個時候你承認我水平高了,米爾切斯心里大罵道。
不過,在高風看來,他的熟練度的確是超出麥克菲爾教授,但也就是一點。
米爾切斯特嘗試了兩次,也是有點無能無力,“改全麻吧。”他建議道。
此時鏡子已經退了出來,瑪麗趕緊坐起來大口喘氣。
“上帝啊,我剛才差點死掉!”她驚魂未定道:“跟嗆了一個辣椒進去一樣,非常的難受!”
埃菲理查德趕緊上前安慰。
大家嗡嗡的商量了半天,決定搖個麻醉師過來。
“讓我試試吧。”高風這個時候出聲道。
“高,局麻下進行活檢太費力氣了!”麥克菲爾教授說道,“我們很需要一位經驗豐富的麻醉師。”
“其實也沒那么難。”高風斟酌道,“我覺得只要把角度調整好,單純的取活檢還是很輕松的。”
自大的華國人!一旁的米爾切斯滿臉的不高興,他上都不行,難不成這個嘴上都沒毛的年輕人可以?
他承認,對方硬鏡下的治療操作做得很好,但那是全麻的情況下,一動不動當然好操作了!
為了讓這個年輕人吃點教訓,這次他沒有再嚷嚷什么規定。
“大家請放心,高教授可是我們醫院氣管鏡做的最好的醫生。”李友良用的他那蹩腳的英文說道,“我們醫院每年要7000多例氣管鏡,局麻下活檢也并不少見。”
“這么多?!”麥克菲爾教授被狠狠的震驚了一下。
高風戴上手套,麻利的抄起氣管鏡就捅了進去,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他絲滑流暢的操作讓眾人眼前一亮。
手上有沒有技巧,這個一般是騙不了人的。
沒有像麥克菲爾教授囑咐患者深吸氣,高風操作氣管鏡自然而然的就進入了氣道。
這就是一種技巧,不用刻意的讓病人配合,而是迎合病人,這種技巧只有做的多了才能掌握。
州立醫院一年才做200多例氣管鏡,高風對他們掌握太多的技巧不報太多的期望。
很多時候就是這樣,外國學者發明了一種手術操作,但真正能把這種手術操作發揚光大的往往是華國學者。
無他,大量的病人喂出來的。
在高風的操作下氣管鏡穩穩的走在氣道的中央,這樣大大減少了對氣道黏膜的刺激,這會兒瑪麗的呼吸平靜多了,也幾乎沒有出現咳嗽的情況。
“鉗子。”高風說道,他接過來后左手腕內旋了約45°,隨即把鏡子往前推了1公分,“好,開吧。”
護士趕緊用大拇指頂了一下,活檢鉗很順利的便張開了。等待了3秒左右,高風把鏡子再度往前推了一點,活檢鉗立即貼在了息肉樣新生物上。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