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民工們忙碌的身影、儀器運轉的聲音以及空氣中彌漫的探究氣息,共同構成了實驗室的獨特氛圍。這里是知識的殿堂,是創新的溫床,更是科學家們追求真理的戰場。
從4年前開始,尼達姆伯頓教授的團隊致力于研究可導致小細胞肺癌產生的基因突變,但直到今天,仍無有價值的發現。
4年的時間長嗎?
對一般人來說,長。
但放到科研中去看,4年只是很短的一段時間。
很多教授一生都在兢兢業業的研究某個課題,到最后毛都沒有發現。
這還是常態。
他們辛辛苦苦干了一輩子,只證明了一點,自己的研究是沒有價值的。
這無疑是令人扎心的。
尼達姆伯頓教授對于這個研究方向也已經感覺到了疲倦,他告訴高風如果接下來一年仍沒有有價值的發現,那么他將終止這個課題。
“教授,您來了。”助手走了過來。他跟高風也打了個招呼。
“怎么樣?有什么特別的嗎?”尼達姆伯頓教授隨口問道。
答案跟平常一樣令人失望。
高風仔細看了下眾人的操作,幾個科研民工的水準都不錯,手法和操作很標準。
“上帝啊,人家這么年輕就已經成為了業界有聲望的學者。”一個科研民工嘆了口氣,“我現在還在整天跟試管、移液器打交道!”
“威廉,不要沮喪。”同事安慰他道,“華國人負責受到世人的膜拜,而你,我的兄弟,你要做好一輩子當科研民工的打算。”
“大家都沒閑著,從這方面來講,我們都在為這個社會做貢獻。”
“謝謝你的安慰。”威廉放下了手中的移液器,“代我問候你的妻子。”
小細胞肺癌作為很常見的肺癌病理類型,很受到專家學者們的關注。
事實上,和尼達姆伯頓教授一樣,不少人都在做這一塊的研究。
但跟這些年在肺鱗癌和肺腺癌上的巨大和令人振奮的發現來比,沒有學者在小細胞肺癌身上找到什么有價值的成果。
高風之前就關注過這個現象,他特意在系統空間內檢索過相關的研究,并沒有發現有基因突變這塊的發現。
沒有基因突變,就意味著無法壓制相關的靶向藥。
“教授,其實我覺得不必再浪費一年的時間。”高風表達了自己的意見,“在華國也有不少學者做過這方面的研究,但都是折戟沉沙。”
“我的老師鮑院士,他.”
高峰的話語無疑讓尼達姆伯頓教授有些沮喪,但他的內心對此早有準備,倒也不至于接受不了。
“可惜了”尼達姆伯頓教授嘆了一句,這個項目的申請和推進可消耗了他不少的精力。
“其實您可以轉變一下方向。”高風說道,“教授,您對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有相關的研究嗎?”
“有過,但不是很深入。”尼達姆伯頓教授回答道。
“我有一個課題,正好可以依托現有的實驗條件做起來。”高風接著說道,“合成一種多靶點的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以便于能夠對血管內各類生長因子受體激酶的生成起到抑制作用。”
“噢!”尼達姆伯頓教授頓時來了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