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個屁!peterwalter教授還真想不出自己有什么好辦法。
“鮑里斯,你覺得我們還能阻擋華國人嗎?”他強迫自己冷靜下來,“下一步我們該怎么辦?”
“教授,如果我們得到的信息都是真實的話,那.”鮑里斯小聲翼翼道,“我覺得我們把自己放在跟高風教授一個層次是不太合適的”
“他好像有點過于強大”
peterwalter教授腦子嗡嗡的,他不可置信的看向自己的得力助手,后者的眼神有些躲閃。
“其實我們可以轉變一下思維。”鮑里斯接著說道,“拉斯克醫學獎的名額又不是只有一個,即便是高風教授占據了一個,那我們獲獎的概率也很大。”
拉斯克醫學獎最初分為基礎醫學獎、臨床醫學獎和公眾服務獎,后又增設特殊貢獻獎。
前兩者的含金量無疑是最高的,peterwalter教授野望就是基礎醫學獎,他的研究成果無疑也附合基礎醫學獎的范疇。
但現在高風來了。
“你的意思是接下來我們沖擊臨床醫學獎?”
“是的。”鮑里斯說道,“您的研究成果已經已經應用到了臨床上,反饋也非常好,我們可以試一下。”
當然,如果不行的話,其實再等一年也是可以的。
“您還年輕。”他對peterwalter教授說道。
peterwalter教授只想罵人,那個華國人30歲還不到好吧!他怎么就不能多等一年呢!
“不行!拿非折疊蛋白反應去參選臨床醫學獎注定失敗。”peterwalter教授這會思維很清晰,“那些評委們最擅長雞蛋里面挑骨頭了,如果不能讓他們滿意,這群半只腳踏進墳墓的老學究們寧愿讓獎項空著。”
事實上,每年這四個獎項并不是一定要齊全的。
就像2011年,臨床醫學研究獎被授予中國科學家屠呦呦,為中國首位獲得該獎的大陸科學家。獲獎理由是“因為發現青蒿素——一種用于治療瘧疾的藥物,挽救了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數百萬人的生命。”
在這一年,特殊貢獻獎是空缺的。
但作為拉斯克醫學獎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基礎醫學獎、臨床醫學獎還未出現過空缺的情況,這一點很好理解,優秀的學者太多了,大家排隊分果果都還不夠呢,哪能說空缺就空缺了。
評選委員的人要是敢這樣做,那肯定能被人罵死。
咋的,我們在座的都是垃圾啊?
而且,評選委員會的人雖然都是那種各種榮譽加身的大佬,但他們也是人,學術上的繁育是大佬們的本能,這無關品德,說到底誰還沒有幾個徒子徒孫啊?
peterwalter教授懷著沉重的心情離開了洛杉磯,他決定去找自己的老師商量一個對策。
這有些諷刺,畢竟幾天前他還認為華國人不可能會對他造成什么威脅。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