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馬一直身體都不好,1月前因為心肌梗死去世了。
人家人都沒了,去哪里追究責任?看來板子要打到他丁某人屁股上了,丁主任哭喪著臉離開了。
病因搞清楚后,腫瘤科的醫生很快便過來會診。
“有點晚了,他這個情況可是沒法耐受化療的。”邢主任小心翼翼的說道,他也是剛知道病人是郭院長的二叔,而且還被誤診了。
“要是4個月前是不是會好一些?”郭院長問道。
“這個..這個不好說啊”這個問題可把邢主任難為壞了。
“有什么不好說的!你有什么說什么!”郭院長滿臉的不高興,“我他么是院長,難不成會去當醫鬧啊!”
“那會好很多生存周期應該能延長不少時間..”邢主任小聲道,其實如果能擴大手術切除的范圍,說不定結果會更好,但他不敢說。
神經外科的丘主任此時心里也是七上八下,他們剛才在科室里面討論了一下。
大家都認為患者第一次入院結合患者影像學檢查診斷為左橋前池占位,影像學顯示占位明顯。
臨床癥狀頭痛伴左眼瞼下垂3月,加重伴左上肢麻木1月,體格檢查顯示左側眼瞼下垂,左側眼球活動障礙,影響患者正常生活。
手術治療有明確的手術適應癥。
所以全是病理科的錯,他們神經外科沒有一丁點的責任。
但看到郭院長緊鎖的眉頭,丘主任咽了幾口唾液,“這個..我們神經外科也有很大的責任,應該督促患者復查的”
這個事最終也是不了了之,調查發現,病理科的馬主任當天看了近600張片子,他那天值班。
由于擔心工作完不成,馬主任7點不到就到了病理科,除了中午吃飯花費了半小時,他一直坐到了晚上9點多。
省醫病理科有62人,面對每天將近4000張切片,工作人員也只能連軸轉。
“老馬有腎病,身體一直不太好,可能是忙中出錯了。”丁主任向郭院長匯報道,“他挺負責的一個人,一輩子都沒出過差錯。”
“怎么不多招一些人?”郭院長臉上的表情有些復雜。
“我遞了申請,嗯有人沒批”丁主任說,具體那人是誰我不說,但我想你應該知道。
“我們檢查了那天的病理報告,只有您二叔的有問題.”
郭大河1月后去見了馬克思,丁主任因為管理責任被扣了三個月的績效。
這是后話,高風此時正在跟張老師的丈夫溝通。
“你是省醫的醫生?”
“是的,昨天無意間看到你大舅哥癲癇發作了,就想著過來看看是怎么回事。”高風說道。
“他這是老毛病了。”張老師的丈夫給泡了杯茶,“你是神經內科的醫生嗎?”
“我是全科的。”高風回道,“聽說之前他去我們醫院就診過,但是好像沒做成檢查。”
“是啊,那次癲癇又發作了,而且他一直說頭痛。”張老師丈夫說了一下當時的具體情況,從那以后張天亮也不愿意配合前往醫院了。
“嗯現在的檢查手段比以前高明多了,可以再查找一下癲癇發作的原因。”高風斟酌道,“我覺得他的起病挺突然的,應該是有跡可循。”
“這樣啊”張老師的丈夫有些猶豫,表示要跟自己的愛人商量一下。
很快張老師就回來了,她聽說有省醫的大夫登門,還是有關自己的哥哥,趕緊便從學校回家。
“高醫生,你看起來挺年輕的啊。”張老師的神情中帶有一點失望,但被她很好的掩飾住了。
“這是咱們省醫全科醫學科的高主任。”李友良開口道,“高主任可是長江學者。”
“什么?!”張老師和他的愛人驚了,他們可是知道長江學者的含量的。
“你沒開玩笑吧?”
“我們哪里那么閑,專門上門來和你們開玩笑。”李友良說道,“高主任也是偶然看到你哥哥癲癇發作,想著過來看一下。”
“我感覺他這個挺奇怪的,所以有些好奇。”高風含糊道。
“他這是老毛病了。”張老師又把哥哥的情況說了一遍,跟她愛人敘述的大同小異。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