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風提前離開了手術室,他沉思了一下,進入到了系統空間內。
“系統,幫我檢索動靜脈畸形治療相關文獻。”
很快,上百篇文獻被系統調了出來,但其中的大部分這個時候都派不上用場。
對于動靜脈畸形來講,最常用的治療手段就是介入,但這個患者病灶范圍太廣了,介入治療根本起不了任何作用。
高風一篇又一篇的翻看,倒是有一些新穎的想法,但都用不到這個患者身上。
不知不覺幾個小時的時間便過去了,感覺到疲憊后,他趕緊退出了系統空間,內心有點沮喪。
有些病是治不好的,高風在心里對自己說,沒辦法啊。
不過患者小劉還是想再嘗試一下,在他的強烈要求下,10天后第二次手術開始了。
這一次手術更接近了病灶中央,但同時也伴隨著更加猛烈的出血,每前進一步都異常困難,本擬定手術切除的病灶右側部分,最終也沒有成功離斷。
實際上,華主任的團隊經常進行重大的動靜脈畸形根治手術,非常熟悉如何把局部行進中的出血量減到最小。
而這一次,情況比往日還要復雜得多。整塊病灶充滿了薄壁的大血竇——這是長期手術不成功后代償擴張的結果——盡管在術中已經極盡謹慎與快捷,但稍有一點壓力,血液仍像涌泉一樣四處爆出。
這讓圍觀的眾人都頭皮發麻,何況是主刀的醫生!麻醉師都快嚇尿了。
這次沒等其他人出聲,華主任自己就停了手。
“沒辦法了,患者也就這樣了!”他邊洗手邊說道。
華主任決定再跟患者談談截除的事,失去一半的身軀固然令人痛苦,但最起碼能活下來,而活下來就有希望
但小劉很堅決的拒絕了他的提議,表示即便就是死在手術臺上,也不愿意截除下半個身軀。
就在大家心灰意冷之際,介入科的一位主任提出了一種治療的方式。
“我們能不能試試射頻消融呢?”
射頻消融技術是目前用于實體腫瘤的一種成熟的治療技術,用特制的消融針經皮穿刺進入病灶,連接能量平臺后把病灶燒熟,將病灶整個與體循環離斷,再進行手術切除。
但有人表示不太現實,在小劉這樣的動靜脈畸形病灶中,血液流速極快,且盆腔周圍累及肛門、坐骨神經、骶叢等重要結構。
在這樣危險的部位運用射頻消融,再熟練的醫生也難免再三斟酌。
如果做的不到位,很有可能下次切開會發現,病灶底下仍然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出血風險不可控;
而如果做得太過,則可能損傷坐骨神經等重要神經,下肢功能將受到極大的影響。
新的問題出現了,誰能做?誰敢做?
“葛主任,你行嗎?”華主任問道,葛主任是全院射頻消融做得最好的醫生。
“3-5個部位我還可以試試。”葛主任皺著眉頭說道,“他這么多需要消融的地方,怎么可能做的下來啊。”
“除非讓上帝他老人家來操刀。”一旁的yakes教授說了一句。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