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倒是柴主任年輕的時候在他們這邊進修過,有幾分香火情。
對于對方的邀請,柴主任非常意動,那可是京城阜外。
要真是受邀去做場手術,說出去那可是倍有面子的事。
不過他也知道這事的主導權不在他這里,于是趕緊聯系了高風。
“阜外?”
“對,他們那有兩個合適的病人。”柴主任說道,“病歷資料我看過了。”
“說什么時間了嗎?”高風沉吟了一下。
“沒說,不過肯定是要以你的時間為主的。”柴主任心中一喜趕緊說道。
“那就下周吧。”高風想了一下后說道,他準備休息兩天。
京城阜外,祝主任和一幫子人正在大樓前等待。
不過領頭的不是他,而是醫院的業務副院長張長明。
“高教授的性格怎么樣?好溝通嗎?”張長明問道。
“聽說是挺和藹的一個人。”祝向明斟酌道。
“這么年輕,取得的成就還這么高,肯定會有點心高氣傲。”張副院長說道,“待會大家說話都打起點精神,可別讓人覺得咱們怠慢了。”
本來祝主任心情還挺輕松的,讓他這么一說還真有點緊張了。
高風和李友良、柴主任三人從橋車中走了出來,張副院長打量了一下,很快認出了正主。
祝向明已經滿面笑容的走了上來,“高教授,歡迎歡迎!”
“這是我們阜外的張副院長。”祝主任介紹道。
“張院長你好。”高風同對方握了握手。
“高教授真是一表人才。”張副院長稱贊道。
幾人寒暄了兩句,魚貫著進入了大廳。
“那個就是高風。”一個介入科的醫生小聲的同大家說道。
“這么年輕?!看著還沒我兒子大呢。”一個主任語氣復雜的說道,“真是.”
幾個年輕的醫生仔細打量著看著那個同張副院長談笑的年輕人,心中竟然沒有嫉妒的成分。
嫉妒往往發生在面對比自己優秀的對象時,但當一個人比你優秀的太多,在意識到這種差距無法彌補時,這種負面情緒就消失了。
張副院長也是臨床出身,他是骨科的醫生,后來才轉的行政。今天出面只是為了表達對高風的重視,很快便離開了。
“走,我帶你去看看病人。”祝主任熱情道。
這兩個病人一男一女,年齡都在50歲左右,癥狀也差不多,都是明顯的活動性耐力下降。
日常輕度的活動都受限制,平時大多數時候都要吸氧。
50歲還算是中年人,家人們自然對治療的期望值較高。
男患者因為治病沒少跑,天南地北,國內國外,偏方、秘方都嘗試過,錢雖沒少花,但效果嘛
病人為此深受打擊。
看著高風年輕的臉龐,患者明顯有點心里沒底。盡管祝主任告訴過他請來的教授年輕有為,但是怎么說呢,年輕是一眼能看出來的,不只年輕還很帥氣呢,但有為這個可沒法靠眼睛分辨。
他倒是覺得后面站的柴主任更靠譜一些。
女患者對高風很有信心,“長得這么帥,技術肯定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