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567.溺水
“想象是美好的,但華國有錢人家里的孩子一般都不會學醫。”高風笑著說了一句。
一是學醫的前期成本太高,再有就是這個職業有不少缺點,比如避不開垃圾人。
患者可以選擇醫生,但醫生沒辦法選擇患者。
華國的醫生是沒有拒診的權利的,無論什么樣的病人,只要他掛上你的號,那你就必須為他服務。
這一點很遭醫生群體的詬病。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最主要勸退有錢人學醫的原因。
那就是醫學資源是沒辦法繼承的。
假如你的父親是一位有名的律師,哪怕你很普通,但只要能考到律師執照,那他積累下來的人脈和資源大多是可以遺傳到你手中的。
這種情況也適合很多不可明說的行業。
但醫學不行,一位德高望重的醫生是沒辦法把自己學識和聲望傳給自己的直系親屬的。
繼承這些東西的幾乎都是他們的弟子。
我們說某某醫生是哪位大咖的得意門生,認為他醫術一定也很高明。
但絕不會因為某醫生是哪位大咖的兒子,而特意去找他看病。
這個職業的下限較低,勝在穩定,鄉村醫生也能憑借這個職業過上一輩子。
但上限與其他的職業相比又不高,那些有見識能為子女規劃未來的家長是看不上這個醫學專業的。
在古代,郎中是屬于中九流的職業。
所謂一流舉子二流醫,三流風水四流批,五流丹青六流相,七僧八道九琴棋。
只有寒門學子才會這個職業趨之若鶩。
但每年的醫學分數線都很高,醫學年年往往都是熱門,這或許是因為勞苦大眾才是大多數,大家都是小鎮做題家吧。
樊主任想了想,還真是這樣。
他有個發小,父親就是律師,開了家律所,現在混的風生水起的,無論社會地位還是經濟方面,比他可要強太多了。
還有一個同學,父親做的也不錯,是一家研究所的總工,但這位同學混的就不是很如意。
歸根到底,技術是沒辦法遺傳的。
“我準備成立一個公益基金會。”高風跟樊主任說了一下自己的想法,“以后你這邊遇到的經濟困難的病人,如果需要做一些基因方面的檢測,可以讓他們聯系。”
樊主任還能說什么,只能送他四個字:財大氣粗。
不過李友良剛把基金會的事情提上日程,高風這邊就接到了鮑院士的通知,讓他過去一趟。
“腫瘤今年的年會要舉辦了,我有任務。”鮑院士對他道,“你也有。”
“全國腫瘤年會不都是每年的四月底和五月初舉行嗎?今年怎么拖到這個時候?”高風有點納悶,這馬上可就秋天了。
“事出有因。”鮑院士提起這個表情有點凝重,“這兩年負責牽頭的都是老于,他出了點問題.”
說出去挺不光彩的,這位大咖被自己的博士研究生實名舉報收受很多藥企大額獻金,已經被相關部位請去喝茶了。
一時間跟他關系較好的人人自危,今年的腫瘤年會生生拖到了現在。
“有實質性的證據嗎?”高風問道,不過他很快就反應過來自己說了句胡話。
那可是一名院士,要是沒有實錘,相關的部門也不可能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