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那些一輩子都在閱片的影像科的那些大咖們,水平也不過如此吧。
“那就等氣管鏡的結果吧。”張正業心里輕松了不少。
氣管鏡檢查進行的很順利,鏡子進入到中間干支氣管的時候,一下子就看到了罪魁禍首。
中間支氣管被一新生物堵塞了管腔,新生物表面呈蜂窩樣,血管很豐富,一眼看過去都不會覺得是良性的。
這下張正業的臉色變的有些難看了。
他耐著性子做了活檢,看沒有出血便退出了鏡子。
大家都知道患者是他的親外甥,都有些同情。
站在一旁的高風若有所思,說實在的氣管鏡下的表現是他沒有想到的。
中央型的肺癌,不似小細胞肺癌表現,侵襲性弱,甚至壓不過肺動脈,邊緣還如此光滑。
但氣管鏡下明顯表述又是惡性的。
這還是挺奇怪的。
高風思考了一下,覺得鱗癌的可能性很小,反倒是惡性程度較低的交界性腫瘤或良性腫瘤可能性大。
他把自己的想法給大家說了說。
“有可能是類癌,或者如果無法區分典型或不典型類癌,那么診斷可能是神經內分泌癌。”
“這是有這種可能”一個主任猶豫了一下,其實他心里面覺得應該是惡性程度高的鱗癌或者小細胞,但人家高教授說的好像也挺有道理的。
一群進修的醫生則是嘰嘰喳喳的討論了起來。
“這個片子能看出來這么信息嗎?”一人拿著張強的胸部ct左看右看。
“人家高教授可以,咱們鐵定是不行的。”另一個醫生笑著說道,“我好多時候還是要看影像科的報告。”
影像學的判讀并不簡單,大多數的醫生并沒有系統在影像科呆過,至于上大學的時候學的那點可憐的影像科知識,懂的都懂
大家不會真的以為可以用來看病吧。
很多醫生在影像學上的造詣來源于自己的上級醫生,通常來說,上級醫生的閱片水平決定了你的閱片水平。
也有人能夠打破這種限制,但較少,工作中遇到一個好老師可不容易。
伱自己得拿出大量的時間學習,其次就是多看。
“高教授,能不能給我們講講胸部ct這方面的知識啊?”有個年輕醫生說完就覺得自己的提議有點唐突,“我也就是腦子一熱,亂說的。”他臉都紅了。
“可以啊,今天我正好有時間。”高風笑著說道,隨著地位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提高,他還真有段時間沒給學生們講課了。
“我們先看一下正常的胸部ct表現”
“在你的諄諄教導之下,蔡長寧、嚴子嚴的影像學閱片水平有所提高,你獲得了5點技能點。”系統提示道。
看來大家還是有收獲的,雖然不多,高風心想。
病理科的樂孝春正在聚精會神看著一份標本,他有些拿不定主意。
“老姚,你來看一眼。”
姚主任上前看了看,細胞異型明顯,但未見核分裂。
“這不好說啊,還是要做免疫組化。”
“我也是這么想的。”樂孝春說道,“患者好像是呼吸科張主任的親戚。”
“我覺得不像是那種典型的惡性腫瘤。”姚主任根據自己的經驗判定道,“你最好打電話再詳細問問病史,跟臨床結合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