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攜手拾階而上。
這座名叫水月鏡花庵的小廟,有種國內寺廟難得的安靜感,不僅行人游客安靜,幾個打掃庭院的出家人也格外的安靜。
不像那些香火鼎盛的佛教旅游景點,人聲嘈雜,和尚胖大,香火高大如樹,同心鎖許愿池金光璀璨。
秦牧心中其實一只有個疑惑:為什么一幫吃素大的和尚個個腦袋大脖子粗,佛珠戴在脖子上總給人一種戴大金鏈的感覺,如果去查個體可能都有三高。
可能是被庵寺里素凈的氣氛影響到了,譚韻表現的有點沉默。
秦牧說道:“短發蓬松綠未勻,袈裟脫卻著紅裙。于今嫁與張郎去,羸得僧敲月下門。在古代可是有尼姑把這庵寺搞成了娼門,我看到一則史料上就說,尼僧外假清修,內實淫恣,有暗宿奸僧,袈裟莫辨,誘招女婦入庵禮佛,恣肆奸卸者,有群諸惡少,竊伏庵院,誘婦女禮佛,潛通奸宿者”。
譚韻笑道:“你還真是無法無天,百無禁忌啊”。
秦牧狡辯道:“法本就無定法,釋迦牟尼佛反對塑像,后人不但為其塑像,還莫名其妙的搞出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按照佛教經典《大智度論》的說法,三十二相是所謂足下平安相、足下兩輪相、正立手摩膝相諸如此類,按照《大般若經》的說法,又有八十中好,就像爪光潔、膝輪圓滿、耳厚廣大修長還有很多,劉備那個雙手過膝,雙耳垂肩估計就是根據這些杜撰出來的”
譚韻來到藥王菩薩的神龕前,敬香,參拜。
恭恭敬敬,合乎禮節。
起身之后,問秦牧:“你對佛學很有研究啊”。
秦牧說:“我有個朋友對佛學很有研究,一個外國人,他說按照佛祖的本意,一切有為法皆如夢如露如電,包括佛法本身都是空,一切能被語言講出來佛法都不是佛法,所以佛經中常有,佛說某某,而非某某,是名某某”。
譚韻點點頭:“道可道非常道,老子的學問根佛法相通,蘇格拉底不著書,孔子也不著書,這些具有頂級智慧的人都甚至,語言尤其是文字并不夠完全的表達思想,甚至會限制思想”。
秦牧趁人不注意,又拍了譚韻的屁股一把,說道:“咱們到這干嘛來了,是為了討論佛學嗎,咱們這是在舍本逐末呀”。
譚韻嫵媚一笑,手按在他的胸膛上:“奴家給您寬衣解帶吧,咱們連佛祖都避諱,就更沒必要避諱這些個凡夫俗子的香客了吧”。
秦牧挑著大拇哥道:“你狠”
就在兩人不分場合不合時宜的聊些本該在閨房里說的虎狼之詞的時候,秦牧忽然留意到一個黑色海清佛袍的背影。
有些似曾相識。
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