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氏自然不知道,但是她知道謝老夫人的脾氣,所以沒有回答,只是安靜地在一旁陪著。
謝老夫人拉扶著她的手,眼中墮下淚來,「她說這么多年,我心里還是惦記著她家的那個姐妹,到現在我都還是沒有接納她作我謝家的媳婦。」
余氏聞言眉頭淺淺地皺了起來,當年的事兒,她知道的。
這事兒實際上在她來謝家之前發生的,但是如所有人知道的,在三個兒媳婦里頭,謝老夫人只有對余氏,才是真正打從心眼兒里喜歡的。
尤其是年輕的時候,對于前頭兩個兒媳婦都不怎么滿意,加上又確實是更偏疼小兒子一些,所以對余氏也沒有什么保留,通常都是有什么就說什么。
娶齊氏的事兒,有一次在齊氏做事太過分的時候,也就跟兒媳婦抱怨了一回。
這種事關嫂子的事兒,余氏心里有分寸自然不會往外亂說,也正是因為這個緣故,謝老夫人一直很信任她。
可就算是這樣,謝老夫人也明白這樣的話不能再多說。
不管如何后悔,如今家里的和睦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兒,必須要將心里的那點兒不滿都壓下去。
也不能叫小兒媳婦看了笑話,從此不再敬重她二嫂。
因而此事婆媳兩個誰也沒有再拿出來說過。
只是沒有想到,今日竟然被齊氏自己說了出來。
謝老夫人心里著實有些委屈,「我承認我心里是有遺憾,但是作為她的婆婆,我自認我沒有虧待過她,也沒有做過任何對她不好的事兒。
你二哥哥那個房里人,是當年我選的,我跟前最好的一個丫鬟,也知道他們彼此有意,原本是想著那丫頭勤快,針線活兒又好。
最關鍵的是一心為著你二哥好,又不是那等喜歡掐尖要強的性子,我這才放過去的,誰知道后來一尸兩命,就這么沒了。
我那會兒不比你二哥心里難過,可就算是這樣,我也一句話沒有指責過她,還在你二哥面前給他發找補,想方設法讓兩個人不要因此而生了嫌隙。
更別提她在她那后院里的手段了,打量真的能瞞得過誰,我難道心里沒有意見嗎?只不過是為了他們夫妻倆好,為了府里的安寧。
我作為她的婆婆,從來沒有要求過她如其他人家的媳婦那樣站規矩,沒有對她屋子里的事兒指手畫腳,她管家遇到了什么事兒,最后也是我給兜著。
我真的是不明白,活到這么一大把歲數,我也還是不明白,為什么我都做到這個份上了,她竟然還能如此問到我的臉上來。」
余氏從來沒有看到過這樣的老夫人,心里覺得驚訝的同時,更多的是心疼。
自打謝家老太爺去了之后,謝家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都是謝老太太在撐著。
若不是這位母親,謝家三兄弟也未必會如現在這般團結,未必能走到今日各自走到的這一步。
縱然有的時候為了家族,她的手段和想法顯得有些激進而且不近人情,可作為她的后輩,余氏不得不承認,無可指摘,沒有人能說這位老人什么。
而這是余氏第一次看到顧老太太如此痛心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