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面上市后,不過月余時間,翠花讓李老大密切關注著市場反饋,這日李老大前來找她。
“夫人,最近市面上也有人做出了掛面,大多比咱的要粗些,也沒有咱家的勻稱。”
“有一家最特別,應該是摻了其他雜糧,顏色比較黑,口感差些,價格是50文一斤的樣子。”
“他們都是散裝在賣,沒有包裝的,我讓人一家稱了一斤回來,給您對比看看。”
“這些人還把掛面賣進面館里了呢,打著大梨村掛面的口號,我看面館里面吃的人還挺多的。”
翠花興趣很大,模仿得很快速嘛“給我拿來看看,這些人都是人才啊,還懂得摻和雜糧呢,比咱們作坊的產品有新意喲。”
一堆掛面里,這個有點黝黑的掛面最顯眼,翠花趕緊讓廚房煮來吃吃,還讓家里人給做評價分析。
她自己也挑了一筷子進口,這味道怎么這么像現代的蕎麥啊翠花心里在嘀咕,但是她那會在四川,印象里好像在雪區才長這個的吧
“這是烏麥,草原上很多人吃這個”范先生品嘗后得出結論“拉嗓子,粗嘎嘎的,沒有灰面這么順口,不過,飽腹肯定沒問題。”
豈止是沒問題啊,如果這玩意就是蕎麥的祖先的話,后世都拿這養生了。
不過這雜面掛面看著也要粗很多,不像灰面能做成空心掛面那么細,大多百姓可沒這么講究,人家市場空間還是很大滴。
翠花可沒想過要壟斷市場,這不過是想把莊子的麥子做深加工而已,模仿抄作業,不過就是早晚的事。
“目前還沒有大商家做這個,應該是工坊里有婦人傳出去的,夫人,要不要好好查查”李管家之前已經摸排過一些人了,心中大概有數。
“查肯定要查的,總不能讓別人覺得我們好欺負不是,不過,這活兒也沒有太多的技術含量,遲早的事,袁府又沒想著把這個市場全占了,咱們就做高端市場吧”
李管家對這個新詞還有點摸不著頭腦“高端市場”
“嗯,就是我們賣給有錢人,你讓大伙把包裝做得更好點,或者想想怎樣把面條做得更漂亮,比如做成彩色的呀,或者加點雞蛋和面啥的,和何管事好好說說。”
何管事被翠花叫來一陣低語,然后找到了朱寡婦,把面條的創新任務交給了她,有大廚工作經歷的人,對于這個更拿手。
兩天后,袁府掛面坊開除了四個媳婦子,原因也告知了眾人這幾個將主家的做面條手藝外露了。
這四個媳婦子泄露的對象都是自家娘家,婆家啥的,家里人一琢磨,這事大有可為。
然后市面上就被折騰出來了不同長度細度的掛面,他們走的是散裝路線,掛面的熱度還沒退卻呢,供不應求。
這個做出烏麥混合面條的媳婦子,還把這掛面賣到縣城的面館里,能耐還不小。
不過這四個媳婦子被三個村子的人群嘲,眾人都為袁府打抱不平
“這良心大大的壞了,你說,這老茍家的兒媳婦,之前在婆家都過的啥日子現在一個月能掙近一兩銀子的工錢還不知足”
“怎么不知道,這老茍家成天讓她當牛馬,就沒個停下來的時候,在掛面坊做工不比她在家強么”
“你都說她在家這么不拿事兒了,可見,這背主也不是她能做主的唄一家子壞水的玩意兒”
“可不是嘛,你說這些人咋想的住著從袁家磚瓦窯買的磚瓦房,佃著袁家的地,賺著袁家的工錢,還敢砸袁家的碗”
“李管家說了,這背主的,以后她們家,還有她們娘家婆家的人,一律不用,地也不會租給她們了。”
“沒給送官府去就很夠意思了,我悄咪咪給你們說啊,人家袁千總可是新皇的心腹呢”
幾人把耳朵湊上去,也低聲問“啊說說,怎么是新皇的心腹了”
“這水泥路知道吧,聽說就是這個袁千總折騰出來的,你想咱這官道修成這樣,說人家大黃江以南的地方,官道全修通了,這給新皇賺了多少銀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