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被賞賜的忠勤伯府,兩人都高興的手舞足蹈,一副賺大發了的模樣。
大頭“爺,那個宅子太太大了,屋子多到,我們走了半天都沒看完,把我都轉迷糊了”
二頭“家公,你們明兒跟著我們去看看我們的新家,這下,家公,舅舅們全都住我家去,哈哈,都住得下”
胡老爹還沒從他的閨女是二品誥命夫人的喜悅中醒來,聽著外孫比劃他們被賞賜的豪宅,更是合不攏嘴。
他閨女福氣可是太大了,當年嫁的也就是個窮小子,哪里能想到有今天的造化啊。
“這孩子,說啥瞎話呢,哪有外家和舅舅去姑爺家住的道理,咱在大梨村住得好好的,搬啥搬”
胡老爹還沒有樂暈了頭,理智還在線,他們以后在大梨村日子可不是更好過了么。
不但是他們這些近親,新融入大梨村的蜀人,哪個不是腰桿挺得筆直,咱們可是忠勤伯的近親,很近很近的鄉親
忠勤伯府在搬家前,又辦流水席啦,要把升官的喜悅分享一下,可沒有辦法,城里沒有往來的親朋好友,只能請熟悉的村里鄉親了。
雞、鴨、鵝、魚、羊、豬,莊子里養的不夠,還買光了大梨村村民家,袁府可是要擺三天流水席的,不僅招待三個佃農村,附近村民知道的,都可以去,拒絕收禮金。
比起小五和小六的滿月宴,忠勤伯升職宴的場面更盛大,看著村民拖家帶口,一群一群來吃席,真的是一大家子人的那種,有些連不到一歲的孩子都抱來了。
忠勤伯兩口子還帶著大的兩個兒子,在村口迎接大伙,把這群村民都整不會了,這,這也太接地氣了吧
雖然這里的鄉親還說不出接地氣這話,但是,對這家人的好感又是蹭蹭往上漲了一波,都做了這么大的官兒了,還這么親民的貴族很少見呀。
最讓沒有來過的村民們高興的是袁府沒有用虛頭巴腦的盤子碟碗,肉都是大盆大盆的上,聞著味道老香了,給大家發的碗也都很大,米飯和大白面饅頭隨便造。
大梨村的人可就沒有意外了,人家可是喝過滿月酒的,知道袁府很實在。
好些個婦人吃著吃著還想打包,來的時候還帶了自家的空盆呢,這么多的大肉,隨便裝點回家也都能夠全家吃一餐的啊,上菜的婆子似乎看出了大伙的猶豫,朗聲說
“大伙盡管吃,廚房管夠,吃完了會繼續上,家里還有老人沒來的,給大家留了肉菜,走的時候可以帶回家去”
滿桌的婦人就差沒高興的給忠勤伯磕頭了,不是,這絕對是伯夫人才能想到的細節,怕她們這些婦人都舍不得吃,要帶回去給全家分享。
能飽餐一頓再帶回大肉,長這么大,就沒遇到過這么好的事呀,這下全都放開來了,每桌整整十個大菜,滿滿當當的喲。
小孩子們吃得眼睛都直了,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京城大酒樓的味道這都是什么神仙菜喲
三個村的村長族老們,鎮上的里長,還有這個縣的縣太爺都上門來慶賀,京城里也有不少勛貴人家派了家里嫡系子弟前來慶賀。
這新出爐的忠勤伯,大家都想交好呀,這會不燒熱灶還待何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