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條菜籃子街道,兩旁可給附近的村民擺攤賣自家種的菜蔬。固定的肉鋪也有六個雞、鴨、鵝、魚、羊、豬都有得賣。
住這里的百姓們,基本日常所需在鎮上均能滿足,而且價格比京城里至少要便宜四成。
讓他們最驚喜的還有新修的學堂了,學堂里的教書先生們最差也是秀才,而且收費也不高,只要家里的娃有讀書天賦的,他們拼了老命也要把孩子送進去的。
在大伙為過冬準備柴火之際,嶺南的雙季稻可以收割了。
涂司農從領旨出京后,在嶺南從育苗至今都沒離開過,每日都是在各地的稻田里轉悠,記錄做了十大本,臉都曬得脫皮了,不僅黑還瘦了一大圈兒。
這些良田在栽秧苗前,都上了厚厚的底肥,眼下,也得到了豐厚的回報。
地方官們早就在田坎上等著了,他們在等涂司農的開刀令,上百個農人鐮刀磨得鋒利得不能再鋒利了,割稻他們不怕累。
“大人,已經過稱了,開鐮的這十畝,畝產三石其余的不比這差。”
“大人,往年頭茬也就這么多,二茬居然不比頭茬產量低吶咱們這是成功了”
“好好好等把這季晚稻收割了,本官要要上報,為你們請功”
“多謝司農大人,還是司農大人這等技術高,誰感想咱們這些水田還能種兩季喲,多出來的糧食咱們可以支援其他地方的百姓呢。”
地方官員心比蜜甜,他們這里要得到全大夏的矚目了,還能在皇帝陛下那兒記上大功勞一筆,當官的最終目標不就是圖個升官么。
有了涂司農的這等許諾,從官員到下面的人打了雞血一般,不過半月就把嶺南的水稻顆粒歸倉了,嶺南的百姓,今年的糧食不但夠吃,富余的還不少
加急快報,不到七日便到了京城,夏洪棣次日便在大朝會上與群臣分享了該好消息。
“陛下,天佑我大夏,此法至少能讓大夏五分之一的百姓有飯吃啊”
“陛下,涂司農這次可立下大功,臣提議當賞”
“臣附議”
“臣附議”
夏洪棣樂呵呵,準了雖然這雙季稻是由忠勤伯提出來的,但是忠勤伯一再表示執行此法更辛勞,不敢居功,只能是便宜涂司農了。
大夏五年,為了糧食,總算能松口氣了
消息傳開后,大家都贊當今司農官業務精進,唯獨前任司農伍四翁氣得病倒了。伍四翁從被炒了魷魚回家后,本還想看涂壽笑話的,他從沒想過那會被他踩在腳下的涂壽,還能比他更精通農事。
哪怕此人上回,傳回的消息說是雙季稻已經成活,可這秋季都過了,稻子還能順利抽穗結實今兒的臉隱隱作痛啊,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