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相互洗腦反正大夏的這群人,都聽不懂他們在說啥,哪怕就是說錯了,又能有什么損失
那些頭上戴著鷹羽冠,住在石頭房子里的當地人,在他們登陸的時候,拿起了長矛和弓箭,差點一上來就把他們射成刺猬。
“他們和我們長得很像啊,黑頭發,黃皮膚。”秦柯眼睛最厲。
“那你們倆去,讓他們看在咱們的同類的份上,好好說話”
黑娃就派了秦柯和袁文武去打頭陣,他們臉都要笑爛了,手都揮不動了,才讓人家放下長矛。
和海島光屁股的土著比起來,這里好歹是個國家,社會體制完善多了,頂多是物質條件不算好而已。
國家與國家之間才能對話,黃尚書馬上先向當地的總督遞交了國書,雖然他們應該看不懂,但是這等陣仗還有玉璽蓋章,對方應該還是能明白的。
海邊的城市必然不會是他們的首都,忠勤伯讓所有人都在海船上呆著,兩國沒有建交前,他們的水軍不能上岸,要讓對方以為他們是來打仗的就不好了。
他們踏上了這個叫印加帝國的國度,和當地人才接觸了三天,消息就傳到印加帝國的國王那里了。
高懷瑜對他們傳遞消息的驛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碼頭到首都曼城,騎馬至少需要五天以上。
三日后,以黃尚書、忠勤伯和高總兵為代表的大夏二十人代表團,被國王傳召了。
等他們出發的時候就看到了,四通八達的驛道。印加帝國擁有一個,能把信息快速傳遞到全國各地的信使系統。
信使們以接力的方式用最快速度,把口信和吉氆一站一站的傳遞,直至目的地。
據說這些信使每人每天要在各種地形的驛道上跑240公里,比馬還能跑。
他們在感嘆印加信使厲害的同時,總督和平民也對他們騎行的馬匹非常好奇。
一路走,代表團一路被看到的景象刷新了認知,該國到處是高山河谷。
他們看到了建在山坡上的,大量層層疊加的梯田。經過他們的現場圍觀,和小翻譯的只言片語,他們了解到了印加人,建造梯田的做法如下
在山腳下先用石塊壘起三道墻,正面一道,兩邊各一道,墻體略向內傾,以增強承受力。
然后向墻里填土,直到與墻取平。第一層梯田建好后,再建地塊較小的第二、第三層,層層往上,直至山頂。
底層面積最大,有的可達上百畝,到上面最小的只能種兩三行莊稼,充分利用了每一寸的土地。
與之相配套,鑿石修渠,建起了規模宏大的水渠和地下管道,引山頂上不斷融化的雪水進行灌溉。
在峽谷間架設引水槽渠,有的槽渠長達上千米。這樣大規模的梯田工程,沒有統一的組織動員是不可能完成的。
這么龐大的工程,他們目之所及,看到的這些人的農耕工具居然是銅器和木棒
五日后,終于抵達了印加帝國的首都曼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