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半年時間,說長不長,從善堂進入女子烹飪學院的這一百名學生,卻如煥新生。
學生們每日一人至少兩顆雞蛋(大夏現在的禽蛋很便宜,一個銅錢買兩個),葷素搭配得當,營養一跟上,個個都長了一截。
生活教導夫子教會了她們,如何高效的打理宿舍環境和個人衛生。
合體的衣裳,紅潤的氣色,她們再也不是別人打量一下,就會紅臉低頭駝背的姑娘了。
腹有詩書氣自華,哪怕僅僅是三百千這樣的入門級學習,自信心已經被重塑,她們臉上的笑容多了起來。
女孩子學廚的天賦大多都還是很不錯的,對她們而言這學的是以后可以安身立命的本領,沒人不珍惜。每晚下課都宿舍里都是,叮叮咚咚練習切菜刀工的聲音。
她們還不是最卷的,最卷的當屬勛貴們家選出來學手藝的丫頭們,雖然大多丫頭的爹娘都算得上府里有頭有臉的管事。
可她們自己年歲不算大,在府里頂多就是個三等丫頭,幾年不用伺候人只日日有夫子教導廚藝。以往誰不是掐尖的性子?到了學院后,私下的的比拼更是厲害,人人都想結業后回去當一等大丫頭!
想要討主子們的歡心,就要抓住主子們的胃口。
良性競爭是翠花作為山長希望看到的,烹飪學院的校規還是很嚴格的:
課堂上:不遲到、不早退、不曠課、有事課前請假;上課過程中,不做與課堂教學無關的事。
寢室、食堂:保持寢室整潔、美觀,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勤儉節約、愛惜糧食。
學院活動:舉止言行得當、嚴禁學生相互打罵。
平日她們要是犯了錯,就會被扣分,一年扣分超過十分的,就會被退學的。
這可不是義務教育的年代,不遵守學院的規矩,有可能隨時被遣送回原地的。不管是善堂來的還是勛貴家丫頭們,都不敢造次。
學院的課程分為三類:一類是文化課和算籌;二類是基本功的練習;三類是專業課。專業課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擅長,選1-4個菜系深度學習。
每日早晨起床,還有助教領著她們打拳,鍛煉身體,做廚子的,揉面和顛勺可都是力氣活兒。
一年制和三年制課程選的人不多,學生們大多選的是五年制,這么純粹學習的地方,誰都想學得更久。
學院的專業課程由以下系別組成:
四大地方特色菜系:蜀菜、魯菜、粵菜、淮揚菜;
秋姑姑教授的:藥膳、宮廷御膳系;
范璟菁教授的:素食與小食系;
翠花自己的課程是:月子餐、創意菜系;
姚氏領導的:面點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