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曼林和小伙伴們在營地你里,過到了大年初五,才戀戀不舍的回了部落。
這之后,不但阿曼林三天兩頭來大本營,阿木酋長也隔一段時日來一次,看著長了長胡須的玉米,很是慈祥。
因為要在大本營等著收糧食,過完年后忠勤伯要在大本營呆了小兩月。
掰玉米,挖馬鈴薯,挖甘薯,蔬菜不用一次性摘,他們從菜小吃到菜老。
嫩南瓜和老南瓜都各自有各自的美,番茄更是紅一個吃一個!
河灘那片甘薯地是熟得最早的,接下來是營地附近的十來畝地,這點活兒一天都給干完了!
幾百畝的荒地還得一個月后才能熟,產量一看估摸會比剛收的這十來畝高。
可剛收回來的這些,已經讓黃尚書高興得老淚縱橫:陛下啊,有了這些高產糧食,咱們大夏百姓再也不會餓肚子啦。
阿木酋長和阿曼林這日也在,看到這不算面積多大的土地里,居然挖出了堆成山的甘薯和馬鈴薯。
玉米棒子剝殼后,大多都比小孩兒手臂還粗,一根玉米桿結了倆。
又扁又圓的南瓜,比他們自己做的黑土缽還大個,一個南瓜夠十人吃一頓。
收獲的喜悅再加上為了讓阿木酋長,直觀的感受到這些食物的魅力,黑娃沒讓廚子們做那些花樣吃法。
只拿了大鐵鍋,把洗干凈后的嫩一些的玉米棒子、甘薯、馬鈴薯往清水里一丟,水煮!
老南瓜給清蒸了兩個,南瓜子都給摳了出來,可以晾干后做種。
用了一大盆的粗糧,招待阿木酋長,可這比請阿木酋長吃肉,還讓他高興。
這些煮熟的食物,比他們以往挖回去的,任何植物根莖都好吃。
帶著它們特殊的香味:甘薯的滋味很甜;嫩玉米啃起來有些糯嘰嘰,有些清甜多汁;馬鈴薯雖然沒有甜味,但是粉粉的,蘸一點鹽美味得很。
老南瓜甜得阿木酋長都笑瞇了眼,牙齒掉了好幾顆的他,這個吃得最歡。
今日收獲的每一樣糧食,黑娃都送了阿木酋長兩大筐。還贈送了,每樣糧食的種植圖冊。
阿木酋長激動得,回去后讓部落人,給他們大本營連續送了一個月的獵物。
他們已經把這群外來人,當成了叢林部落最尊貴和最友善的客人。
各種活著的獵物、各色的羽毛、還有不知名的獵物的牙齒,送給黑娃的尤其多。
兩百多畝的玉米,一千人能掰多久?--答曰不到一上午,兩時辰就完事兒!
一百多畝的甘薯和馬鈴薯,一千人能挖多久?-答曰不足以一下午,起過攏的土壤不要太好挖喲。
黃尚書恨不得躺在馬鈴薯堆里睡覺,最大的個頭有拳頭大,最小的和雞蛋差不多,多了這么一個起攏的工序,產量最少也能增加兩成!
剛把糧食收回來,黑娃實在消受不起土著們天天送禮上門的熱情,帶著數十筐新收的玉米和馬鈴薯,與高懷瑜換班去了。
“伯爺,咱們種的那些糧食終于都熟啦?”高懷瑜被忠勤伯的突然而至驚喜到了。
礦洞這邊的士兵們,還在掐甘薯葉當菜吃呢,上個月,他們挖過幾次甘薯藤下面的甘薯,都還沒長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