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伯爺!這個島上居然有人會說漢話!”憨包兒拉著一個人沖進了高懷瑜的大帳。
三日前,他們上了這個比他們以往遇到過的,任何海島都還要大上數十倍的海島。
這個島上生活的人,除了他們熟悉的科伊桑人土著,還有黃皮膚、黑皮膚等十多個不同族群的人。
他們最先被黃皮膚的人的給吸引了,這些人同大夏嶺南有些地方的人,長相和膚色都十分接近。
一開始還以為他們是大夏人呢,這招呼一打,才發現語言的不同,黃尚書一口斷定對方說的是爪哇語。
可今兒,居然能給扒來一個會說漢話的爪哇人,不得不說是個奇跡。
這被帶來的,是個看著有七十多歲的老頭,他開口說的漢話還帶著些江南地區的方言,但是聽他們講大夏話倒是完全能懂。
問這人的名字說了一長串,把他們都聽糊涂了,被高懷瑜強行截取了兩個音節“普拖”。
勉強能聽他說個大概:“吾家先輩,是在黃巢之亂那會兒,從江南逃亡至了爪哇。后又因得罪了爪哇權貴,在我七歲的時候,跟隨父母到馬島來的。”
原來人家普拖家中,以前至少是個江浙大商賈之家呀,不過就怎生丟了祖宗姓氏呢?
“現在這個馬島是誰在當家做主?”高懷瑜最關心這個問題,他對普拖的家世過往,沒有半分探究的興趣。
普拖聽得倒是明白,苦笑,搖頭說:“沒人當家,科伊桑人是最先來這里的土著。我們爪哇人是在他們之后才來的,大食商人來得比我們還晚。他們不僅是自己來,還運來了那些黑皮膚的班圖奴隸,為他們種稻子和甘蔗”
人不但改名換姓,現在都改國籍了,爪哇土著也。
既然如此,高懷瑜他們也就沒有告知普拖,如今早已改朝換代的事,只問到了他們想問的就打發走了他。
三巨頭,在馬島首次召開會議。
“這地方,既然有大食人往來做生意,應該有利可圖。商人與商人應該更能找到合作的商機。黃尚書,您老同船商們聊聊唄。”
“沒問題,伯爺,這地兒還有金礦和寶石么?”
黃尚書對挖金礦著迷了,估計他覺得有土著的地方,就應該有金子。
“尚書大人,爪哇人和大食商人可是知曉金銀用處的,他們來了這么久,要真有這些礦產,也輪不上咱們呀!”
黑娃對這個島的能源沒有太深的印象,只知道在后世也算不上發達國家。
“現在不好偷摸挖金礦咯,就那些船商都恨不得十二個時辰盯著咱們!”
高懷瑜壞笑,就愿意人家恨得他們牙癢,還得求著他們的模樣。
三人商議后,沒打算長留此地,部落文明和外來者混居之地,也就沒有建交這么一說。
還沒等黃尚書做船商們的動員工作,人家大食商人自個兒找上門來了。
一位名叫費薩爾的大食商人,還把普拖找來做翻譯:“歡迎來自東方的朋友,請問你們是,唐王陛下派來的使者嗎?”
聽到對方提到唐王,黑娃忍不住腹誹:大夏之前的歷史與后世,宋朝之前完全一致。不同之處在于,唐末的五代十國里,殺出了一個大夏朝的開國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