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金手工打造的《古蘭經》一部;
青金石玉雕壺一對;
珍珠、藍寶石、紅寶石、祖母綠石、光玉髓和瑪瑙等寶石兩箱。
答應過要給大夏朝的醫典,也沒有半點為難。
上官太醫興致勃勃的帶著,大食文字學得最好的袁文武和秦柯,開始往驛站搬大食帝國的各類醫典。
在教那些醫生們制痘苗的期間,他也沒閑著,逮著一根筋的謝里夫問到了不少信息。
帝國本國的醫學著作,醫圣拉齊的24卷《醫學集成》,伊本·西納的5卷《醫典》,宰赫拉維的《醫學寶鑒》,伊本·貝塔爾的《藥物學集成》與《醫方匯編》,是上官太醫的主要目標。
除此以外,歷代帝國優秀的翻譯家們,還譯出了關于:營養學、脈搏、藥物、發熱、結石病、胃病、癲癇、眼科、外科等醫學著作三百余卷。
上官太醫他真的奉行了,有多少搬多少的準則。
“嘿嘿,上官太醫,咱們都快搬得那個,皇家圖書館的館長吐血了!”袁文武這小子壞得很,眼睛又好使。
不管人家是絕版還是啥版,帶醫和藥的書,都逃不脫他的魔爪。
“真主啊,這是帝國圖書館有史以來最大的浩劫啊,浩劫!”秦柯在一旁學著館長痛心疾首的樣子,做怪狀。
“這個時候還講什么客套?天花痘苗能救他們多少人的性命!搬少了咱們就吃大虧了!”
上官太醫:得虧是他這個外傷大夫跟著來了這一趟,大方脈(內科)大夫他們來了能有這么好使?
“我就是覺得吧,這些大食文字忒不好學了,您老人家得啥時候才能找人,把這些醫書都翻譯完吶?”袁文武內心還有最后的一絲僥幸,預感不算太好。
“以后我就指望你們幾個小子了,理藩院的官員們,不及你們年輕人有用啊!”小兔崽子們想得美,他能放過這些免費的勞動力?
“啊!您可饒了我們吧,不是有幾十個醫生要跟去咱們大夏朝嘛。您老的絕活兒但凡能拿出一星半點來,就能把他們全都留在大夏朝。長此以往,他們學會漢字后,翻譯出來的醫典不是更精準嘛!”
“自己人都想偷懶,還能全指望人家大食人?萬一給翻譯得稀里糊涂的,禍害的不是咱們大夏的百姓?”也不全是信不過的問題,等大食人學會漢字得多少年去了?能比得上小子們學大食文字快?!
袁文武和秦柯耷拉著腦袋,人命關天,他們真不敢耍混,可他們也沒想以后干翻譯的活兒啊!好心幫忙,咋還給自己惹出一堆破事來了呢?
難兄難弟四眼對望,哭唧唧,他們好像似乎上了一條,沒有盡頭的賊船。
貪心的上官太醫,不但稀罕大食人的醫典。
但凡外科手術中能所用到的:解剖刀、骨鋸、手術鉗、精密剪刀、手術縫合線(羊腸線)等都買了數千套。
大食人的金屬冶煉技術高超啊,這些器械,大夏如今的冶煉水平難以達到。
有了羊腸線這樣的縫合線,傷口面積過大的時候,縫合起來能使局部缺血和組織損傷最小化。而羊腸線只要做好消毒措施,能被人體吸收,長到一塊去。
天知道,常年與外傷打交道的上官太醫,有多稀罕這個。
醫用酒精,帝國醫生最常用到的消毒藥品,他們不但買了不少,還學會了整套蒸餾提取法。
黃尚書一點磕巴都沒打,但凡上官太醫想采買的,無一不應。
敢在眼睛和人體上大動干戈的醫療手段,怎能不學?
他甚至對帝國醫學院的學科內容,都想深入了解了解。
師徒、家族式的醫學傳承,和醫學院比起,又有怎樣的優勢和弊端?
自己能到到的總歸有局限,黃尚書拉著上官太醫和忠勤伯聊了兩個通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