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起買人,天竺的奴隸市場,大食商人“功不可沒”。
他們把非洲東部的班圖土著們,不但運到歐洲各地做奴隸,運來天竺做奴隸的也不少。
光德里一個城市上了規模的奴隸所就有八個,零碎的不計其數。
除了那些從海外販賣而來的黑人奴隸,天竺本土的奴隸也不少。
占比最多的是戰后的俘虜,德里歷任蘇丹以統一全天竺為己任,年年大戰小戰不斷。
其次是天竺下層的首陀羅,和不可接觸者。
有的是為了擺脫種性壓迫,開始信仰大食教,并“自愿”成為了貴族們的奴隸。
還有一部分是無力償還債務者,不得已賣身為奴,一賣就是拖兒帶女,全家齊齊做奴隸。
因為大食教宣揚的是:人人平等,規定了主人必須善待奴隸。
總體而言,這些天竺的底層人民,成為韃靼皇室和貴族們的奴隸后,生活要比以往好上了許多。
而德里蘇丹和貴族們通常還會,賦予一些出色的奴隸,一定的權利和地位。
做了奴隸后,他們大多人能獲得相應的勞動報酬,從某種程度上講,算是有了一份穩定的工作。
奴隸在天竺又分為:官屬和私奴。
官屬奴隸,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為蘇丹本人和其親屬,還有貴族們服務的。
私奴,不僅僅只有王朝貴族們,能夠使用和買賣。
天竺本土的婆羅門、剎帝利、吠舍,甚至是商人們都有權利購買和使用。
首陀羅,在所有奴隸里面,這個種姓的奴隸占比最多。
女奴隸,大多是伺候主子用餐、在灶房里面做飯的。
男奴隸,一部分在種植莊園勞作,一部分就是各種手工業匠人了。
還有一些特殊的女奴,她們是男主人的專屬物品。沒有任何作為人的權力,可隨意被男主人打罵,甚至是隨意贈送他人。
有些厲害的大戶人家,奴隸的擁有量,是能過萬的。
最讓人意外的是,普通奴隸的價格十分低廉。
一個成年的男性奴隸,也不過是一頭產奶的水牛價格(折算成大夏銀大約是十二兩左右),女奴和孩童只會是更低。
在一間大食商人們,常駐的客棧里,黃尚書和忠勤伯正讓秦柯幾人,幫著做翻譯。
“朋友,能否麻煩幫忙引薦下,貴國在天竺的奴隸買賣商人呢?”
“當然沒問題,我的朋友們,我們帝國商人在德里擁有三個最大的奴隸所。無論是種植園的壯勞力,還是美麗的女奴,要多少有多少!”
“你的商人朋友買賣做得真不錯,我們想買一些種植棉花、紡紗以及有織匠手藝的奴隸,不知能買到多少個?”
“好說,好說,我馬上帶你們去我朋友的奴隸所。”
費薩爾對大夏官員的看法,變了又變,這些人,可真是有遠見啊!
他很積極的幫忙引薦了,他們大食帝國在天竺最大的人口販子。
胖得跟球一樣的大胡子帝國商人,熱情的接待了他們。
在聽明白他們的訴求后,臉上的笑容退去,哭喪著臉,表示了他的為難。
“朋友們,實不相瞞,天竺的織匠可是很搶手的,這里貴族老爺們都喜歡,整個德里所有的奴隸所,有這樣手藝的奴隸也不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