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他倒是想大批量的購買,最好的青花瓷和他得了皇帝陛下回贈的粉彩瓷,只可惜市面上沒得賣。
原來這也是大夏的奢侈品,只有有權有勢的大戶人家才能買到。
在費薩爾眼里,大夏王朝簡直是一個比羅馬帝國還強大的存在。
他至今沒搞明白,他們用來鋪馬路地面的水泥是何物所制,據說這個水泥路已經鋪滿了全國的官道。
他逛京城時候,只覺得京城的街道也很干凈,而且大街上的行人都很自覺的往垃圾桶扔垃圾。
居然隨處可見能免費使用的公廁,公廁也是干干凈凈的,比起歐洲大街小巷的尿騷味,此地就是天堂了。
在據說是當朝皇后娘娘開的火鍋店里,他連續吃了七天不同的鍋底。
不僅僅是火鍋店,京城好吃的酒樓數不甚數。
可惜與他交好的幾位貴公子,需要參加朝廷的考試,沒時間陪他到處游玩,不然他還能更全面的了解大夏朝。
卡拉海峽的風險未知,大食商人們打算繼續在大夏停留,等大夏水軍西行的時候,他們再跟著返回。
這下有了足夠的時間來了解大夏的市場,還有機會采買到更多更好的商品回國。
和他交好的少年們正在做最后的沖刺,愛心牌湯湯水水每日都能喝到,這么費腦子的時候,下巴還圓了起來。
大夏朝的童試有縣試、府試、院試三個階段的考試,僅縣試都需要連續五場考試。
縣試通常在仲春舉行,縣試通過后,也沒法放松,因為在接下來的孟夏就要參加府試。
府試由知府主持,連考三場,府試通過后,才能成為童生。
而童試的最后一輪,院試,能讓大多童生止步于此,白發蒼蒼仍稱童生者比比皆是。
只有院試通過的,才算是過了科舉考試的第一關,人稱秀才,可見官不跪。
胡老爹對當年逃難來京的好處,又做了一個總結,在京城科舉方便啊。
考場離家真近便,要是他們家這會在蜀地,考個秀才都要從縣城考到嘉州去。
在袁府四少年,順利成為童生的孟夏,忠勤侯風塵仆仆的從嶺南回了京。
北地,才玉米和馬鈴薯的最佳歸屬。
今年京郊所有的皇莊都要用來種這兩樣,玉米,他們可帶了整整一船的種子回來的,只要種得不密集,能把幾個皇莊全部種滿。
被他澆了不少空間水,才活到大夏的蘋果樹苗,也舒展了枝條,離開花結果還得等上幾年。
而大黃江以北沿岸,是棉花的種植區。
黑娃只得留了涂司農,在嶺南重點蹲守甘薯、芋頭、胡椒、橡膠等種植。
花生、南瓜、西葫蘆、番茄、草莓也都被一一種下,南北各一半。
兩百來個種植棉花的天竺奴隸,終于派上了用場。
他們自打被關進京郊的莊子,每日都能吃到米面菜蔬,禽蛋也不缺。
而且這新主家居然不愛鞭打奴隸,好像對他們的女人也沒興趣掠奪。
他們不止一萬次的慶幸,慶幸來到了大夏朝,不就是種棉花和紡織棉布嗎?他們都做多少代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