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三年后
天順十二年,伏月,火辣辣的京城西郊,人聲鼎沸。
“嘡嘡.嘡”
“時辰到了,時辰到了!”
“請考生們出示準考證,一刻鐘后排隊入考場,不得交頭接耳,肅靜!”
大棚底下,五千多近六千學子,剛還吵吵鬧鬧,瞬間就安靜了下來。
齊齊望著那扇希望的大門,灼灼生輝。
足足修了三年,全京城百姓矚目的眼前這所,建筑配套最齊全(玻璃窗戶、地板瓷磚標配),能容納數萬人的皇家醫學院。
它終于招生了。
修建在了京城的西郊,占地一千畝,主教學樓,有三棟,呈品字行,均為三層的群樓建筑。
大食堂、大澡堂、學生宿舍,夫子們住的四合院,均不足為奇。
唯有兩棟五層樓,里外用白色瓷磚裝飾起來的實驗樓和圖書館,相當搶眼。
大夏朝所有的醫書、醫典,還有水軍們帶回來,耗時三年才被翻譯了一小半出來的大食帝國醫書,都被收藏在該圖書館,還有逐年增加的趨勢。
皇家醫學院有三個獨立學院:
中醫學院,設:大方脈科、小方脈科、產科、針灸科;
西醫學院,設:外科、產科、眼科;
藥劑學院,設:中藥科、西藥科。
中醫學院的夫子,由太醫院的太醫們,民間醫術和口碑甚高的名醫擔任;
西醫院聘請了上官太醫,大食帝國御醫謝里夫等大食醫者為夫子;
藥劑學學院是個大雜燴,中西結合。
藥劑學分為:三年制、五年制;
中醫學統一為:五年制;
西醫最為耗時:五年起,最高八年。
大夏朝秀才以上學歷的,對學醫有興趣的,均有資格參加每年一次的醫學生考試。
今年頭一年,僅錄取一千學生。
京城以及附近五府,共計報名者有五千多,卷得相當厲害。
凡是被錄取者,不但學雜費全免,畢業后考試取得資格證的,還能由朝廷分配去醫署工作。
寒門出個秀才相對容易,科舉不算很有天賦的,學醫就是最好的出路。
“哎,不是說這醫學院能住個兩萬多學生的嗎?怎生頭一回才招一千個學生哩?”
“我說這位兄臺,你也不想想,這么多學生,夫子哪來?西醫可全靠番邦來的夫子,攏共才幾十人呢!”
“還是學中醫的好,不學那動不動就給剖腹啥的番醫,誰敢給他們瞧病去?”
“年初那個剖腹生下三胞胎的產婦,如今可活得好好的呢!中醫可不敢動這刀子!”
“有幾個產婦的男人,愿意自家女人被男人剖腹啊?”
“我說你這人可真是虛偽,要換成你家閨女生娃,你能眼睜睜看著她難產而死?生死面前,被規矩給束縛了的就是蠢人!”
“這這.”說話的,帶入了自家閨女或者孫女就不吭聲了,吶吶的,被旁的人鄙視。